正文 第十六章 職業道德概述(一)(3 / 3)

為人民服務不僅要具備良好的職業思想,而且要通過言語行為來表現出為人民服務的效果。任何部門的從業人員都必須學習本職工作的道德規範,同時還必須學習本行業的業務技術。因為隻有良好的願望,不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效果,還必須通過自己熟練的業務技術為人民服務,才能取得提高工作效率和生產水平,為全社會創造更多價值的效果。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仍然存在著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等職業差異,從業人員仍然有全民、集體、個體等就業的形式。這隻是分工的不同,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並不影響人們的政治地位和相互交往的關係,社會分工的不同是社會生產力發展和社會分工的結果。因為整個社會像一架巨大複雜、精密的機器,人們的社會分工就像機器上的每一個部件和螺絲釘,都是不可缺少,不可鬆動,不可脫落的。如果沒有解放軍固守邊疆,我們不可能有安定的建設環境;如果沒有公檢法部門的工作,照樣不能建設社會主義;如果沒有科研人員提供的現代化通訊設備和武器,部隊、公檢法照樣不能有效地打擊敵人和製止敵人的破壞活動;如果沒有教育也就不可能有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如果沒有清潔工人的辛勤勞動與服務,再繁華的城市也就失去它的光彩,這正像60年代國家主席劉少奇同誌對清潔工人時傳祥同誌說的那樣我當主席,你當清潔工人,這隻是社會分工的不同,但同樣都是為人民服務。”總之,隻要社會主義建設所需要的職業都是光榮和平等的,都可為社會、為他人履行自己的職責,作出自己的貢獻。

所以,不管職業有千差萬別,不管他是三百六十行還是七百二十行,總的目的都是為人民服務。在職業活動中堅持了這種思想,也就把握了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的核心。

(三)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的基本原則

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的基本原則是集體主義。集體主義原則是調節社會主義職業活動中的利益關係的根本指導原則。集體主義原則在保障個人正當利益的同時,反對平均主義,吃大鍋飯。集體主義原則把維護國家和人民利益放在主導地位,反對利己主義和損公肥私的行為。集體主義原則滲透、貫穿於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生活的各個方麵。沒有集體主義精神,就談不上熱愛職業集體和本職工作;沒有集體主義精神,熱愛人民就成為一句空洞的口號;沒有集體主義精神就不可能正確處理國家、集體、個人三者之間的關係;沒有集體主義精神就不能為社會、為他人盡義務。總之,如果抽掉了集體主義精神,社會主義職業道德就失去了其社會主義性質。

在社會主義製度下,社會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集體主義強調在保障集體利益前提下,充分發揮個人的積極主動精神,保障個人的正當利益,並把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有機地結合起來;集體主義把社會整體利益放在個人利益之上,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發生矛盾時,個人利益應當服從集體利益,必要時為維護集體利益和國家利益甚至不惜犧牲個人生命。社會主義職業道德堅持集體主義,反對個人主義,提倡為國家和民族利益,為社會主義四化建設多做貢獻,在為人民服務中實現人生價值。

(四)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的作用

1.對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起推動作用。發展社會主義經濟,加快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步伐,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大力提高勞動生產率和工作效率。而其中首要問題是全麵提高勞動者的素質,提高勞動者的社會主義職業道德,這對於促進生產力的發展,加速四個現代化的建設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是一個複雜而又協調的整體,各行各業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有著血肉般的聯係。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步伐,取決於行業的工作效率和勞動者態度的好壞。隻有各行各業提高工作效率,改進服務質量和提高產品質量,建立起彼此協作和諧的關係,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才能正常進行。為此,隻有使勞動者認識到自己的工作是為人民服務,認識到提高勞動生產率和工作效率的重要意義,才能有責任心和榮譽感,才能從中產生一種無形的力量,才能充分發揮其勞動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才能促使他們在工作中努力鑽研業務,掌握科學技術,提高工作能力,以達到高質量的超額完成工作任務。職業道德要求人們不僅要有銳意改革的精神,而且要有科學務實的態度,不斷樹立質量第一、勇於競爭、開拓創新的觀念,逐步適應建設市場經濟體製的需要。

2.對形成良好的社會風尚起保證作用。職業道德是處理各行各業人與人之間關係的行為準則,它有助於克服社會上各種不正之風,對防止和抵製不正之風有一定的積極作用。因為人們的職業不同,分工各異,人們如果沒有為大家著想和大家關心每一個成員的思想,人們也就不會遵守各自的道德規範,也就不能正確認識和使用自己的權利,履行自己的義務。隻有那些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關心別人的人,才是遵守了職業道德的典範。他們的思想和行為,才能成為全社會學習的榜樣。加強職業道德建設,不僅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內在動力,而且是促進社會風氣好轉的強大武器。社會主義職業道德可規範人們的職業活動,調節職業活動中人與人的關係,提高整個社會的道德水平。

3.培養和提高勞動者的道德素質和文化素質。加強社會

主義職業道德教育,是培養和提高勞動者的道德素質和文化素質的重要措施。社會主義四個現代化的實現,要求不斷地培養和造成一代新型的勞動者。社會主義職業道德影響著每個人對生活道路的選擇和生活理想的形成。從業人員的職業行為好壞、美醜,評價的依據是各行各業具體的職業道德標準。因而能促使每個勞動者在職業勞動中不斷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樹立正確的理想和人生觀,激發廣大從事該行業的勞動者在職業活動中認真鑽研業務的積極性,發揮個人的聰明才智,按照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素質,開拓進取精神,培養自己具備勤奮好學,謙遜誠實,堅韌頑強,無私大度的高尚品德。在職業生活中,道德素養和文化素質是相互交融和相互促進的。沒有文化知識和專業知識,就不能幹好本職工作,這是不符合職業道德的表現;沒有良好的職業道德,也就不會增強責任感,提高本職工作的質量將成為空話。

4.提高社會道德水平。文明建設和思想建設構成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廣大勞動者的職業道德水平提高了,就能把他們在職業活動中的道德風尚帶到生活中去,帶到家庭中去,擴大到社會上,提高社會道德水平。如某一廠家得知購買者的電表有故障,就及時派人登門調換。這樣,不僅消費者購買到了稱心的物品,而且使其精神愉快,生產廠家的社會聲譽也得到提高。又如某醫院對患者開家庭病床,使患者得到醫務人員認真的診斷和治療,較快地解除了病痛,同時精神上也得到很大的寬慰。如果各行各業的人員都能像這樣,整個社會就會充滿朝氣,充滿著有理想、有道德、不斷向上的精神,全國人民就同心同德,團結一致,為建設社會主義的祖國共同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