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主義民主的製度化、法製化,涉及國家政治生活以及其他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在現階段,主要包括健全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製度、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製度、民主決策和民主監督製度、領導製度和行政管理製度、幹部人事製度、司法製度、基層民主生活製度等。我們必須集中力量,以憲法為依據,並按照實際情況,把那些適宜用法律形式加以規範的措施、辦法、製度、條例,及時地製定成相應的法律效力,具有權威性和穩定性。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二、堅持和完善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民主政治
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民主政治,必須堅持和完善人民民主專政。人民民主專政作為我國的國體,是以工人階級為領導、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鄧小平指出,對人民內部的民主方麵和對反動派的專政方麵的互相結合,就是人民民主專政。人民民主專政的提法更適合於我們的國情。我國的人民民主專政,既是民主性質的,又是社會主義性質的,因為共產黨是這個政權的領導核心。新時期的實踐進一步證明,堅持人民民主專政是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客觀要求,是治國安邦的重要保證。我國憲法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
我國的人民民主專政是適合我國社會和曆史條件的無產階級專政。堅持人民民主專政是我們黨的四項基本原則的重要內容。曆史已經雄辯地證明,什麼時候人民民主專政得到加強,我國的社會秩序便安定,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便順利發展;什麼時候人民民主專政受到削弱,我國的社會秩序便受到影響,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便受到損害。加強人民民主專政,是保障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事業順利進行、發展社會主義事業的根本條件。
人民代表大會製度作為我國的政體,是以民主集中製為組織原則,由人民選舉代表組成國家權力機關,統一領導國家事業的製度,人民代表大會製度符合我國的實際情況,具有明顯的特點和優點。①國家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人民的權力具有至上性和全權性。②人民在民主普選的基礎上選派代表,組成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作為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③其他國家機關由人民代表大會產生,受人民代表大會監督,對人民代表大會負責。④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向本級人民代表大會負責,人民代表大會向人民負責。因此,我們在堅持人民代表大會製度的同時,應進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會製度。這是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民主政治的客觀要求。
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民主政治,必須堅持和完善共產黨領導下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製度。這是符合我國國情的新型政黨製度,也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製度。
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民主政治,還必須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製度。民族區域自治製度是中國共產黨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解決我國民族問題的基本政策,也是我國的一項重要政治製度。鄧小平指出,中國采取的不是民族共和國聯邦的製度,而是民族區域自治的製度。我們認為這個製
度比較好,適合中國的情況。實踐證明,這個製度既能保證少數民族在自己的聚居區內實現當家作主的權利,又能維護祖國的統一和增強各民族的團結。實行民族區域自治,關鍵是幫助少數民族地區發展經濟和科學文化事業,這是真正體現民族平等,引導各民族走向共同繁榮的政策。
第二節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必須依法治國
—、發展民主必須同健全法製緊密結合
鄧小平指出:“我們的民主製度還有不完善的地方,要製定一係列的法律、法令和條例,使民主製度化、法律化。社會主義民主和社會主義法製是不可分的。”民主要法製化,法製要保障民主,社會主義民主是民主化和法製化的統一。
1.社會主義民主是社會主義法製的內容和基礎。首先,隻有確立了社會主義的民主,才能產生社會主義的法製。不建立社會主義的國家政權,人民在事實上沒有掌握國家政權,也就不可能把自己的意誌上升為法律。其次,社會主義民主決定社會主義法製的內容。社會主義民主不僅是全體人民享有廣泛的自由和權利,而且最重要的是人民享有管理國家事務和社會事務的權利。社會主義法製的主要內容正是以法的形式對這些權利給以確認和保障。社會主義民主的內容一旦遭到破壞和改變,社會主義法製的內容也就會改變。再次,社會主義民主賦予社會主義法製以力量。社會主義法製無論是立法、守法、執法,還是法律監督,都必須依靠人民群眾。隻有依靠人民群眾,發揚民主,社會主義法製才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2.社會主義法製是社會主義民主的體現和保障。社會主義法製規定了人民民主權利的範圍和人民管理國家的形式。一方麵通過國家製定憲法和法律,把社會主義民主的國家製度和人民的民主權利用法律形式明確地確認和固定下來,保證人民享有管理國家的權利;另一方麵,又規定國家公職人員如何運用人民所委托的權力去實現人民的意誌,並且規定依法辦事的製度和違反法律如何處理的製度,從而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和意誌得到貫徹執行。同時,社會主義法製規定了人民享有廣泛的、真實的自由和權利。一方麵,社會主義法製規定了公民的權利和自由的原則及範疇,規定了公民對國家和社會應盡的各項義務;另一方麵,又規定了對妨礙和破壞公民民主權利的行為所實行的製裁措施,從而保障了公民的自由權利。
總之,離開民主講法製,法製就失去了依據,喪失了存在的基礎,就變成了專製。離開法製講民主,民主就失去了保障,就可能導致無政府狀態。民主既是法製的前提和基礎,又必須在法製的軌道上發展。
建設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必然包含依法治國。不實行依法治國,要建設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是不可能的。黨的十五大報告指出: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這一觀點是鄧小平民主法製思想的重大發展,是我國治國方式的進一步完善,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曆史意義。依法治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1.依法治國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需要。從現在起到2010年,我國將要建立起比較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市場經濟與法治具有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聯係。市場經濟的自主、平等、誠信等屬性,必然要求法律發揮規範、引導、製約、保障和服務的功能。縱觀世界搞市場經濟成功的國家,無一例外地都有健全、完善的法律體係作保障。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立和完善的過程,實際上是經濟法製化的過程。我國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律是重要的調節器。隻有建立和健全法律體係,才能使市場經濟在我國健康發展和有序運行;隻有建立和健全法律體係,才能有效地預防和消除經濟活動中的坑蒙詐騙、假冒偽劣等醜惡現象;隻有建立和健全法律體係,才能使我國經濟真正成為國際經濟的組成部分。總之,不依法治國,就不可能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
2.依法治國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誌。法製是文明時代的產物,而法製的誕生,又促進了社會文明的進步,這是由法製的自身特性所決定的。法製具有穩定性、連續性,最能夠集中體現社會的整體利益和意誌;法製具有嚴謹性、科學性,最能夠反映事物運動和發展的客觀規律;法製具有明確性、公開性,便於人們了解和掌握;法製具有平等性、公正性,任何人在法律麵前一律平等r法製具有規範性、權威性,任何人都不得違反。大量事實表明,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越高,人們依法辦事的意識就越強,法律製度就越健全。
3.依法治國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社會穩定,長治久安,是深化改革和促進發展的基本保障,是我國人民的最高利益所在。實現國家的長治久安,特別值得指出的是,要保障黨和國家的重大決策嚴格依照法律法規所規定的程序進行,依法決策,才能從根本上保證國家政治的穩定。同時,應該清醒地認識到,隻有依法治國,才能保證政令暢通,令行禁止;隻有依法治國,才能保證人民生活安定有序;隻有依法治國,才能保證國家的穩定和發展;隻有依法治國,才能及時地化解不安定因素,解決各類人民內部矛盾。中國曆史一再表明,法令行則國治,國家的長治久安,最根本的、最靠得住的還是實行依法治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