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7章 家國恨·流水落花春去也(28)(2 / 2)

待李煜下船,趙廷美便轉身入艙,起錨北上,連一句“珍重”都未曾相道,因為兩人心下都知道,這一別,便是命數已定,後會無期。

江上晨霧煙景猶似往昔,心境卻再也不同昨日。原是日思夜想的故鄉,可是當真回來了,心裏卻仍是哀傷到了淡漠的地步,與往日惟一的不同,不過是多了一分終歸故土的心安。

李煜沒有勇氣去見故人故地,隻是在鍾山腳下,搭了一個竹樓。淡然居於此,終是應了“鍾山隱者”這四個字,可是心下卻無半分,隱士的心境。

趙匡胤來到金陵,大約是對“鍾隱”二字,終於有了些許感悟,第一個去的便是鍾山。

剛到金陵郊外,竟下起雨來。這雨下得不大不小,既將葉子打得低垂下來,卻又不失江南的溫潤氣質。連綿雨線緊促下落,編織成一個容納萬物的簾幔,整個山穀更顯得空靈幽寂。

漸入山林,在雨中顯得格外清新的垂葉,亦奏出清新的滴答聲,悠悠地在山穀中回響著。置身於這樣的山穀中,心都仿佛被洗得純淨。趙匡胤信步山林間,想要找一個避雨的去處,轉過幾道林間小路,耳邊竟隱隱響起了如清泉般清脆動聽的琴聲,尤其是在雨中,這琴聲更顯得空靈悠遠。琴音中不乏絲絲縷縷的愁緒,在雨中,更顯得連綿無盡,淒涼清冷。

將近鍾山腳下,一個綠竹樓閣映入眼簾,一串串雨珠順著屋簷滴下,煙雨樓台,亦真亦幻。陰暗的天幕下,雨中的枝葉投下淡淡的陰影,疏影搖曳間,一個身影撫琴清唱,明明是清逸若仙,可是歌聲的淒美卻又如此真切。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裏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曲子一遍一遍地在雨中飄漾,歌聲散在雨裏,一點一點的雨滴變得更加寒涼,浸透白衫,沾濕烏發,又滴在了琴上,無限的愁思,在其間逆流往複。

李煜或許沒有意識到有人過來,或許意識到了也無心去在意,琴聲未有絲毫停頓。雨聲漸稀,琴音不絕,李煜又已忍不住輕咳起來,鮮血滴在琴上,卻被淅瀝的雨水衝淡,大概最後,也融著雨,化作了塵埃。

立侍一旁的裴厚德,大驚,顫聲道:“皇上……”止步聆聽多時的趙匡胤,亦是一驚,回過神來,略略上前一步,輕喚道:“李煜……”他一定不解,為何到了此時,李煜還這般不愛惜身體。李煜卻不答話,淡淡地搖頭,說道:“我死後,請將我葬在懿陵。”語氣很是平靜,未停歇的琴聲也沒有一絲的波瀾。

綠竹幽閣,細雨樹下,疏影搖曳,琴聲未絕……

尾聲

沒有人知道過了多久,或許就是在那一天,也或許過了幾日幾月,那一曲清揚仍悠悠然繚繞在天地間,隻是彈琴的人卻不在了。

人間除了那繚繞千年的詞曲芳華,什麼也沒有留下,而在那彩雲鋪地,星辰為宮的九重天之上,卻另有一番光景。

細柳和風,陽光清淺,有粉衫女子,手揮琵琶,妙目含情,笑意盈盈,柔聲道:“重光,我們可以隱匿山林,撫琴吹簫,相看皆老,對不對?”

空穀幽蘭,煙霧彌漫,有碧衣女子,手執玉笙,目光清澈,巧笑嫣然,輕聲道:“重光,你說過,我們一起逍遙世外,攜手天涯,相伴江湖,對嗎?”

白衣男子清雅而笑,一目重瞳,幾許流光;垂首撫琴,青絲飄然;玉指撥弦,聲若響泉。樂符流動婉轉蕩漾,願“天教長少年”,奏“此情須問天”,一曲歌不盡,琴聲猶回響。白衣男子起身,緩緩伸出雙手,微笑道:“娥皇,女英,我們一起走,聽琴作歌,攜酒仗劍,策馬江湖。”

三人會心而笑,一切的美好仿佛蔓延到海角天涯。

相約幾時,相伴幾世,“萬頃波中得自由”。

此時此刻,天上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