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晚,飄香樓客房。
“咚咚咚……”跑堂輕敲房門:“辰公子,林滄瀾少爺找您。”
“進。”
跑堂推開房門,賠笑道:“辰公子,小的先去忙了,您有事兒隨時招呼。”
辰星揮手示意跑堂退下,看向又添新傷的林滄瀾,開口道:“想通了?”
林滄瀾點頭,目光決絕。
“跟我來。”辰星抱著小狐狸走出客房,步離飄香樓。
兩人一前一後走在大街上,辰星邊走邊給林滄瀾講述修行之事。
“你對修行所知幾何?”辰星問道。
林滄瀾跟在辰星身後,不假思索道:“高手以一敵百,猛將一騎當千。聽聞有世外高人,可力拔山河、劍破蒼穹。”
“答非所問。”
林滄瀾臉色尷尬,吱吱唔唔道:“有練拳腳、練刀劍、練氣、練……”
辰星打斷林滄瀾道:“你生於凡俗,無高人指點,於修行懵懂不知,錯不在你。神洲浩瀚,我雖比你多懂一些,亦不過池中魚、井中蛙。”
“修者有二,其一煉體,其二煉魂。修者多煉體,凡人習武練氣,修仙者悟道煉神,皆以煉體為本,煉魄佐之。人之力氣源於體,精神源於魄,然魄需依體而存,故人之身體亦稱體魄。魂者,命之根本,思、覺、精、神之始。魄者,依於體,從於魂,伴魂而生,隨魂而滅。魄,引魂入體,生也;體衰、魄弱,魂離體,亡也。魄,連魂接體,故煉體可強魂,反之亦然。惜煉魂之法罕有,世人不得其法,唯煉體爾。體,五行聚之。煉體,需引天地五行靈氣入體,通經疏脈,固髒腑,淬筋骨,彙精氣於氣海,丹田壯,則體強,遂魄健,可得長壽。體魄脫凡化仙,可得長生。”
林滄瀾呆呆發愣,乍聽淺顯易懂卻聞所未聞的言語,突然意識到自己將獲得難以想象的機緣。
“魂魄,陰陽二氣所化。煉魂,需納陰陽之氣以鑄魂。魂之有三,一曰天、二曰地、三曰命。《易經》有雲:‘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夫兩儀者即為天陽、地陰。天地二魂,應天地陰陽而生,乃為命之源。命魂為陽,魄之主,命之本。魄之有七,一魄天衝、二魄靈慧、三魄氣、四魄力、五魄中樞、六魄精,七魄英,皆為命魂所屬。納太陽之氣鑄天魂,納太陰之氣鑄地魂,納少陽之氣鑄命魂,陰陽二氣經命魂而鑄七魄,此為煉魂之法。體強,得長生;魂強,得不朽;體魂皆強,可得萬劫不滅。”
見辰星話畢不語,林滄瀾忙問道:“如此說來,煉魂豈不是比煉體好?”
“非也,煉體煉魂皆為大道,無高低上下之分,隻有適與不適之說。惜因煉魂不易,魂之一道日漸式微,古時功法多失傳,今兮,煉魂者已鳳毛麟角。有魂道天賦者多不得入門,唯煉體求道。《易經》又雲:‘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即五行所顯。《道德經》有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一為太極,二為陰陽兩儀,三為陰陽和合,乃四象也,陰即太陰,陽即太陽,和合即為少陰與少陽。三生萬物,萬物之本,是謂五行。體,五行所聚;人乃萬物之靈,煉體求道,實為天意所向,是以煉體易。魂魄,陰陽二氣所化,近一而遠道,近三而遠萬物,是以煉魂難。”
“莫非,我即使煉魂,也未必有所作為?”林滄瀾略感失望。
“以常理而言,你的資質更宜煉體,而非煉魂,我看得出來,你重傷之前的體質,堪稱天驕。但是,你別無選擇。”
林滄瀾默然,他已經走投無路,所以才會找上素昧平生的詭異少年。
“若我所料不差,你沒有太多時間慢慢修煉,想你死的人應當不在少數。”
林滄瀾無言。
“魂道一途,我予你兩條路,緩慢修煉,或者,拚死一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