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消費者可能就替代品牌或產品向同伴做出正麵評價
(三)態度轉換
A.消費者降低對第一家商店的喜愛程度
B.消費者增加對第二家商店的喜愛程度
C.消費者增加對替代品牌或替代產品的喜愛程度
在這些可能的後果中,沒有一項是有利於脫銷的商店或品牌的。例如,3/4的購買行為都表現為轉換品牌或推遲購買。如果另一品牌被購買,那麼將來該品牌就比在原定品牌沒有脫銷的情況下更有可能被再次購買。製造商也會麵臨當前和未來銷售的雙重壓力,因此,有效的分銷渠道和存貨管理對於製造商和零售商均極為重要。
(二)商品陳列方法
消費者在商品繁雜的商店裏,總是希望能很快找到自己所要購買商品的陳列位置,為了方便消費者尋購商品,應根據消費者的認識習慣和心理規律安排商品陳列位置,並保持相對穩定。同時,為了使商品對消費者產生更大的吸引力,或方便消費者選購商品,在櫃台陳列上,還要運用一些藝術手法和心理方法。
從陳列位置、陳列形式等方麵看,商品陳列的方法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一)分類陳列法
即根據商品的種類、特點及消費者的選擇心理,對商品進行分門別類的有序陳列。這是通常的陳列方法,也符合消費者按類索求的心理。例如,一個百貨商場,商品可以分為服裝鞋帽、床上用品、布匹衣料、呢絨綢緞、日用小百貨、箱包皮具、文體用品、兒童玩具、家用電器、各式鍾表、搪鋁五金、金銀首飾、化妝洗滌、工藝美術、糖酒食品等類。這些商品應分別擺放在不同的櫃組裏,以方便消費者尋找和選購。在櫃台陳列時,每大類還可分成許多小類,如服裝按男裝、女裝、童裝、中老年服裝分別陳列;紡織品按毛呢、化纖、絲綢、棉布分類陳列等。對於有相互補足或連帶關係的商品,可以相鄰陳列,如:皮鞋與鞋油及鞋刷、西裝與領帶、兒童用品與兒童食品、婦女用品與兒童用品等,這樣可以方便消費者選購相關商品,或引發對相關商品的購買需要,增加銷量。另外,還可以根據同類商品的質量檔次、價格高低、花色繁簡、顏色深淺等特點,進行分別陳列,這裏一般還要考慮到消費者的主導購買動機或選擇傾向如何。
張世君(2007)研究了大類商品銷售利潤率變化趨勢和消費者購買大類商品頻率變化趨勢,他把商品分為:美容化妝類(A類)、青年女士服裝(含鞋帽)類(B類)、青年男士服裝(含鞋帽)類(C類)、兒童服裝(含鞋帽)類(D類)、老年服裝(含鞋帽)類(E類)、金銀首飾珠寶類(F類)、日用小百貨及小家電類(G類)、家用電器類(H類)、IT數碼類(I類)、體育服裝及用品類(J類)、醫藥保健用品類(K類)等大類。
從提高商場的經濟效益和更好地服務顧客、為顧客著想的角度出發,大類商品的布局按以下方案較好。以一個地下一層、地上四層的商場為例。
1.將家用電器類和日用小百貨及小家電類商品布置在地下一層。這樣可以很好地兼顧方便顧客購買和商品銷售。
2.將美容化妝類和金銀首飾珠寶類商品布置在地上一層,重點提高該類商品的銷售額,從而提高商場的銷售利潤率。
3.將青年女士服裝類、青年男士服裝類和體育服裝及用品類商品布置在地上二層。因為這類商品的主要消費群體是年輕人,而且消費頻率很高,方便了這類消費者將會給企業帶來豐厚的利潤。
4.兒童服裝類和老年服裝類商品布置在地上三層,體現老、青、少合理結合。因為從我國的傳統購買習慣來看,兒童服裝類和老年服裝類商品多數是三代人在一起共同決策購買的,而且這兩類商品的買單者多數為青年人,因此,地上三層不高不低,可以較好地兼顧老、青、少三個層麵顧客的需要。
5.將IT數碼類和醫藥保健用品類商品布置在地上四層(最高層)。消費者對這兩類商品的購買多數是理性購買行為,即使樓層較高,不會太多影響銷售情況。而且,在我國多數消費者對醫藥保健用品類的購買是不太喜歡被其他人所看到,把這類商品布置在較高樓層,因顧客相對較少,可以起到保護消費者隱私的功效,更好地體現商場的以認為本的經營理念。另外,相對來說,IT數碼類商品價格較高,體積較小、重量較輕,消費者需要支付的貨幣也較多,該類商品布置在較高樓層,也可以起到既方便顧客購買,又保護消費者隱私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