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記雖然當了總段一把手,但段上職工都願意把家中的酸甜苦辣向書記聊一聊,把工作中的事向他談一談。
——大家都覺得書記是自己的貼心人。
段 長
段長是第一個分配到段上的大學生。
段上小車司機吳師傅興衝衝地去接,一看大失所望:“嘿,是個眼鏡,這樣的白麵書生,能拿得動鐵鍬、洋鎬嗎?來了個吃閑飯的……”
吳師傅接段長的結果是:段長的“眼鏡”外號不脛而走,而後來,“眼鏡”變成了段長並受人尊敬愛戴時,吳師傅又不無自豪地說:“段長是我接到段上的……”
段長身材瘦弱,到道班體驗生活時,班長大老劉開玩笑說:“‘眼鏡’,出工時腰裏要墜塊石頭,要不一風卷走,我可負不起責任。”
大老劉長得人高馬大,像一尊鐵塔,人豪爽,修補油路,處治翻漿樣樣在行,幹起活來一個頂三。尤其清理流沙,鐵鍬使得像風車一樣快。沙漠中風大,一場大風後,道路被流沙埋得嚴嚴實實。大老劉所在的道班又處在風沙最大、流沙最嚴重的地段,但每次風沙過後,大老劉將他所養護的路段第一個恢複通車,有時還率領他的工友去支援其他道班,因此,大老劉所在的道班每年都是先進單位,大老劉每年都是先進個人,後來他成了勞動模範,戴著紅花,受到了省委領導的親切接見。
大老劉分配工作時,隻給段長分配其他人一半的工作量,即便這樣,段長幹上一陣也累得氣喘籲籲,大老劉把自己的任務幹完後,不聲不響,將段長剩餘的活幹完。
每當這些時候,段長就觀察流沙堆的走向、分布情況,後來他又用一些簡單的工具測風速、風向,幾個月下來,段長寫成了他的第一篇論文《流沙治理方法初探》。大老劉采用了段長的辦法後,使流沙上路量大大減少,大老劉佩服地說:“嘿,‘眼鏡’,真有你的! ”
段長就這樣開始了他的工作生涯,“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是他經常愛說的話。他翻閱資料,多方查找,為沙漠中設計了冬暖夏涼的道班房,他主持了《道路裂縫的預防及防治》等多項課題研究,並多次獲獎,他瘦弱的身軀中好像蘊含著無窮的力量……
漸漸地人們對段長的稱呼也悄悄地發生著變化,先“眼鏡”後技術員後科長……直到後來的段長。
段長在位時,總段的好路率連年上升,連續多年是省交通廳、公路局的先進單位;他開辦三產企業,職工的收入快速增長,住上了當時條件不錯的樓房,公路職工由過去受人歧視,變成了令人羨慕的職業……
當地一霸“周百萬”的兒子的車在養護作業路段強行通過,並將製止他的道班女工三八紅旗手打成了重傷,段長聞訊後拍案而起,投訴媒體、訴諸法律。周百萬先是重金、厚禮要求段長撤訴,被拒絕後,又給段長寄上印有血手印的恐嚇信。段長不為所動,將周百萬的兒子送上了審判台。審判那天,特別法庭就設在了總段會議室,段上全體人員都參加了庭審,觀看了庭審的全過程,看到不可一世的周百萬的兒子受到了應有的懲罰,大家都覺得揚眉吐氣,從未有那麼痛快過。
大家都覺得段長是自己的主心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