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獲是對耕耘的最好詮釋。

鄭遠元才進盛年,事業方興未艾,卻已獲得一頂頂桂冠:“第五屆紫陽縣十大傑出青年”、“安康市首屆十大優秀外出務工青年”、“中國誠信企業家”、“和諧中國。2011影響力人物十大傑出誠信企業家”……

毫無疑問,鄭遠元是一位成功人士。

成功往往與信念密不可分。輝煌的人生,總是背負高遠深邃的藍天,珍重足下富有的土地,在心靈的春天裏,播種理想的誓言。一位成功人士說過:在世界最偉大的英雄和功臣中,有許多人出身貧寒,但他們一如既往地與命運作鬥爭,增長了自己的才能。每一個人,無論他出身貧賤還是高貴,如果他有一個正確的目標和堅定的信念,那麼,無論是人還是魔鬼,都不能阻止他的前進。隻要你付出了,你播種了,總會有收獲的那一天,盡管有時付出的多少與收獲的多少不一定成正比,但隻要付出就一定能夠收獲。任何時候信念都是最強大的力量,尤其是當周圍的人已不斷收獲,而你的果實還沒有成熟,甚至根本沒有開花時,隻要斷定種子是優良的,營養也充足,那麼開花結果隻是一個時間問題。

成功往往與挫折緊密相連。挫折並不可怕。高山不讓溪流平庸,設置了許多路障,但溪流不知疲倦,一個勁地向前蠕動,繞過頑石,穿過枯枝,即使到了懸崖邊沿也義無反顧,飛身一躍,給人留下一抹壯觀的風景。人生隻有經曆了逆境——順境——再逆境——再順境的過程,才算完成了哲學意義上的“否定之否定”,內心才會開始變得強大起來,精神世界也才會更加豐富多彩。也許有人會模仿“鄭遠元”的市場模式,搞一家“鄭遠元第二”。但是,正如馬雲所說:“別人可以拷貝我的模式,但不能拷貝我的苦難,不能拷貝我不斷往前的激情,這個東西你一定要記住,這是你的核心競爭力。”

鄭遠元已是一個傑出的人。傑出人才的一大優點是,在不利與艱難的境遇裏百折不撓。他的事業是在逆境下發展起來的,思想上的壓力,甚至肉體上的痛苦,都成了他精神上的興奮劑,事業的催化劑。他的傑出和卓越是積累滋養的。我們每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都需要積累經驗、積累能力、積累知識、積累財富、積累教訓、積累成功……積累得越多,人生便愈發厚重,生命便愈發豐富多彩。積累的過程離不開恒心和堅持,任何微小的量變,隻要能堅持不懈地朝著一個方向努力,最終必將產生質的飛躍,變平庸為神奇。

鄭遠元也是一個名人。成名每在窮苦日,敗事多於得意時。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在成名的道路上,流的不僅是汗水,而且是鮮血,他的名字不是用筆所寫,而是用生命寫成的。鄭遠元——“鄭遠元“,“鄭遠元”——鄭遠元。他的名字與公司的品牌相得益彰,公司因他而興隆,他因事業而自豪。

他是一部“窮人致富經”。人窮誌不窮,窮則思變。窮人做生意必須具備三個心靈觀念:相信自己——如果你自己不相信自己,還不如三下五除二下課,別人罵你是狗,你可以汪汪叫幾聲,卻一定要相信自己是千裏外吃肉的狼,而不是百米內啃骨頭的狗。依靠兄弟和朋友——人一旦落了單,蟲子螞蟻可能都敢拿你當點心,你除了相信自己,就是要依靠兄弟和朋友。作最有效的事情——把有限的資金、人力作為酵母菌,然後把生意這一可憐的麵粉發酵成滿滿一大盆,做成香噴噴的麵包賣成現錢,而不是天天去琢磨酵母的化學元素、規律原理。

他是一部“富人經濟學”。有錢能使鬼推磨,但財富往往也是禍根。在商之人,並非一味地隻言商,人之於社會,就像魚之於水,水質惡化,魚就呼吸困難,人的幸福指數提高,有賴於一個和諧的環境。富人隻有錢是不夠的,很多時候,一種政治地位、一種名譽,不僅能給他帶來更多的商業機會,還有更多的安全感、成就感、幸福感。當財富的種子播撒在享樂的土地時,那是令人厭惡唾棄的;但當它找對了自身的位置長成了慈善的大樹,蔭庇烈日下的行人,那將是一道美麗的風景。因而富起來的鄭遠元的財富觀是:取之於社會,回報於社會,公益慈善是自己終身的事業;積善成德,將愛心彙成一條愛的大河,流淌於心底最純真、最簡單的淨土,去滋養慈善的大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