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高薪聘請了由專家組成的研發、生產團隊,確保了全國各門店使用產品的安全性和品質。
2012年10月,鄭遠元又在安康市注冊成立了“陝西省安康市鄭遠元一德商貿有限公司”。商貿公司主營本集團下轄藥廠的各類產品,副營中、高檔白酒、紅酒。這又將公司集團化運作帶上了一個新台階,不僅可以讓安康市的消費者能獲得鄭遠元公司優質的足部護理、保健、預防、治療及美容的專業產品,而且便於讓地方優質產品通過鄭遠元500多家店麵推向全國。
如今,公司已從腳疾藥品研發、生產到配套使用,形成了產、銷、用一套完整的服務保障體係。
藥廠的落地開花,既為當地農民及下崗職工創造了企業條件,又為地方增加了稅收。
遠元花園,讓鄉裏人過上城裏人的日子
一個偶然機會,安康市人大常委會秘書長吳少華認識了鄭遠元,得知他是紫陽老鄉,在外地把專業修腳的事業做得很大,帶出幾千人外出打工,且有回報家鄉的一腔熱情,於是建議鄭遠元回到家鄉參與陝南避災扶貧搬遷工作,說得他心裏熱乎乎的。在與鎮領導交流中得知,省上政策規定集中安置率要達到80%以上,而安置房建設這個不賺錢的“生意”,地方政府卻不容易找到投資人。
山高坡陡、災害頻發、交通不便,是安康的基本市情,更是對紫陽縣高橋鎮的寫照。貧苦而無奈的山民一次次地希望打破“命中注定”,卻由於個體力量的弱小而年複一年地望山興歎。資料表明,安康市60。2%的貧困人口係自然災害和生產條件落後所致。按照國家主體功能區規劃,安康被列為國家級限製開發重點生態功能區,同時又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區。如何做到既保護生態環境,又加快脫貧致富步伐,是安康市曆屆黨委、政府的艱難抉擇,也是陝西省委省政府長期思慮的重大問題。通過移民搬遷,在廣大山區人退林進,促進生態係統的良性循環,是落實“再造一個山川秀美的大西北”的戰略舉措,是保證“一江清水供北京”的必然要求。
2010年7月18日,以安康為中心的陝西南部發生了特大暴雨洪災和泥石流災害。安康市至少有182人因災死亡,11。8萬人因災房屋倒塌而無家可歸。讓居住在危險地帶、偏僻山野的農民搬到城鎮或低山河邊集中居住,幫助其永久脫貧——這個埋藏在心底的思想,在目不忍睹的洪災場麵麵前激活了。時任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趙樂際、代省長趙正永在安康指揮救災時,就開始思考、醞釀:用十年時間,將陝南三市居住在危險地段、生產生活困難群眾實施移民搬遷。據此,省、市對安康避災扶貧搬遷工作進行了摸底和規劃,認定全市有22。6萬戶88萬農村人口居住在自然條件惡劣、生態環境脆弱、基礎設施落後、公共服務欠缺的中高山偏遠地區及災害易發區,需要通過移民搬遷來改善生產生活條件。經過科學的綜合論證,省政府在2010年12月7日出台了《陝南地區移民搬遷安置總體規劃》:2011年至2020年十年間,陝南漢中、安康和商洛的28縣區搬遷240萬人,投資總規模超過1100億元,規模超過三峽移民。
高橋鎮黨委政府熱切希望鄭遠元回到家鄉投資修建安置房,為避災扶貧搬遷助一臂之力。鎮黨委書記向他承諾了地方黨委政府應該配合做好的事項。他那顆柔軟的心被觸動了,感覺到自己為家鄉做大事的機會來了。這些年跟隨自己走南闖北的紫陽人,大多家住高山,務工期間積累了一些資金,都想回鄉建房,但又受製於時間、精力、選址、籌資等諸多問題,想要憑借個人力量從山上搬遷到山下,困難重重。加之農民工大多也是移民搬遷對象,何不由自己來墊資修建農民工社區,再以成本價賣給跟隨自己的鄉親,讓他們都住集鎮,養老、上學、就醫等後顧之憂不就全解決了?
他向地方領導提出了三點希望。這三點希望很真誠、很樸素、很實在,含著他的願望、要求和目標,毫無苛刻條件,地方領導當然是滿口答應。
鄭遠元這次被“機會”吸引住了。他和鎮領導多次深層地探討。在一次縣領導參加的高橋鎮避災扶貧搬遷座談會上,縣上有關領導主張在距離高橋集鎮較遠的一片開闊地上建設安置社區,因為那裏地勢相對開闊平坦,沒有住戶,可以降低建設成本和工作難度。鄭遠元卻提出:小區建設地點應該靠近集鎮,這樣能拉大集鎮框架,提升和完善集鎮整體功能,方便搬遷群眾的生活。縣領導認為他說得很有道理,采納了他的意見。但是,所選的集鎮下邊位置,不僅坡度大,而且必須拆遷6戶村民,鄭遠元為此增加了300萬元建設成本。
2012年8月16日,“遠元花園”暨員工安置房舉行盛大的開盤儀式,安康市、紫陽縣及高橋鎮各級領導到會,肯定了項目的建設,也提出了寶貴的建議。
負責這個項目建設的,是陝西天目建築有限公司項目經理楊忠全。經朋友介紹,這位四川達州的漢子在開工伊始就被鄭遠元請到這裏。2013年10月16日接受我采訪時,他高興地說:“我在這裏,與鄭總的合作很融洽、愉快。鄭總思路清晰,工作嚴謹,對工程質量要求可以說是苛刻,一絲不苟,精益求精,強調絕不能出半點問題。因為這裏是他的家鄉,他希望給家鄉人民帶來福祉,而絕不能留下罵名;他希望給自己公司的員工提供一個舒適的環境,使他們感到關懷和溫暖。我們的施工作業一定要按規範進行。紫陽縣質監站多次來檢查,每月來一次,有一個月來了四次。有時我們也主動請他們來檢查,比如在綁紮鋼筋時請他們來看,他們認為合格,沒有什麼質量缺陷。購房者對工程質量也認可、放心。”
在場的安康市金城監理公司現場監理陳朝朝也對我說:“項目都是按照圖紙設計和施工規範進行施工的,每一個環節都由現場施工員尤其是項目經理進行監控的,通過現場驗收合格後,才進行下一道工序施工。合格率達到百分之百。”
截止2014年5月底,安置房已建成3萬多平方米。以每平方米不到1200元的均價售出,已入住100餘戶。二期工程藥廠等設施、三期工程附屬設施——觀光園、酒店、農家樂已完成規劃和征地拆遷。一個兼具自然景觀、廊橋風情、流水雅韻的新型農村社區正在形成。
遠元花園將為周圍幾百家農民提供跟城裏人一樣的居住條件,幫助鄉裏人實現“城裏人”夢想。
該公司幾位店老板在接受采訪時說,是鄭遠元改變了他們的命運。
這些店老板大小不等,文化程度也有高有低,有的還是企業股東、高管,但是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入職“鄭遠元”之前都是“鹹魚”或“窮漢”,而現在都是“富豪”或“白領”。
是的,那些生活在貧瘠鄉村、社會底層的農民兄弟姐妹,那些賦閑在家、急需再就業的下崗工人,那些左衝右突、到處求職的大學生……鄭遠元都給他們提供了可供選擇的機會和平台。尤其是那些缺乏技能、就業困難的家鄉農民工,鄭遠元給他們指明了難得的就業方向和致富門路。
在漫長的曆史大河中,鄭遠元是一滴不起眼的水;而對眾多的就業無門、發財無路的人們來說,鄭遠元就是一顆耀眼的創富福星。
鄭遠元事業的成功福佑了他們,鼓舞了他們,帶動了他們,而他們命運的徹底改變、生活的巨大變化,又折射和證明了鄭遠元的成功人生、精彩人生。
鄭遠元還於2011年資助紫陽民歌研究者、演唱者楊銀波4萬元;在紫陽置縣500年為紫陽真人塑像捐款10萬元;還捐贈紫陽縣高橋敬老院,給孤寡老人創造一個溫暖的家;赴鎮坪縣看望百歲老人,送去大量慰問品……
他以自己的善行義舉把大愛情懷演繹得淋漓盡致,璀璨奪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