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瑜伽練習的基本原則和原理(1)(2 / 2)

六、唱誦(Chanting)

瑜伽語音唱誦指反複吟唱某些特定的詞句,在瑜伽中叫做“曼特拉(Mantrs)”。梵語“曼特拉(Mantrs)”詞根中的“曼”(Man)表示“思考、思想”的意思,“特拉”(tra)表示“工具”的意思。梵語“曼特拉(Mantrs)”的字麵意思是“心念的方式”或“思想的工具”。最簡單、最常見的瑜伽唱誦是“OM”,即“A—U—M”,意為“回歸生命的本質”。

唱誦並不僅僅牽涉聲帶的振動和氣息的運用,而是一種完整的身心體驗。

唱誦能引起一係列反應,牽涉到氣息、神經係統反應以及身體各部分和大腦的不同區域,包括對特定發聲模式的反射、情感的波動和生命之氣(Prana)的喚醒。瑜伽唱誦能釋放並升華內心的情感,激發、淨化、調整、平衡身體的氣輪(Chakra)。

七、生活規範實踐(Attitude Training Practice)

傳統意義上,瑜伽屬於哲學而非體育運動。瑜伽哲學首先強調正確的生活方式。健康的生活方式是練習瑜伽的前提條件,具體包括“製戒”(Yama)和“內製”(Niyama),如:誠實、控製欲望、不貪婪、保持內外純淨等基本生活規範。

就現代意義而言,瑜伽練習者要有堅強的意誌力,合理飲食,良好的作息習慣,愛護環境,誠實待人,經常自我反省等,這些都是修身養性的基石。

瑜伽箴言

請遵循瑜伽導師的教導,用瑜伽姿勢來塑造一個健康的體魄,建立一個平衡的飲食結構,同時養成良好的呼吸習慣。

——《瑜伽之光》

第二節 瑜伽練習的五項基本原則

為了使古老的瑜伽運動現代化,符合西方人的健身習慣,20世紀50年代初期,斯瓦米·悉瓦南達(Swami Sivananda)和他的學生斯瓦米·維濕奴德瓦南達(Swami Vishnu-devananda)進行了許多革新措施,從傳統瑜伽修煉方法中提煉出了五項基本原則,受到世界各地瑜伽愛好者的推崇,對當代瑜伽練習仍有指導意義。

一、基本原則一 適當鍛煉(Proper Exercise)

瑜伽體位法(Asana)意為“穩定地、舒適地保持一種姿勢”,其運動風格是相對柔和的,不同於現代競技運動,不能過度練習,不要導致肌肉、韌帶和關節的疲勞。適當的鍛煉包含三層含義:

首先,要有保持一定量的練習。瑜伽的關鍵是實踐,不實踐就不可能得到瑜伽的好處。瑜伽練習要養成習慣,每天持續鍛煉,既不要一曝十寒,也不要淺嚐輒止。

其次,不能過度練習。瑜伽體位法是身心連接的載體,是過程而不是目的。

肌肉、關節會疲勞,不要在疲勞時練習。有些人隻是把瑜伽作為劇烈運動後的放鬆和恢複練習,這並不可取。

最後,不能用蠻力。瑜伽體位法要在身心放鬆的狀態下,專注地鍛煉。不可以急於求成,過分拉伸。有些瑜伽體位法難度較高,需要一些基礎練習作為鋪墊。有些瑜伽體位法是反關節的練習,過分用力則會造成傷害。

練習瑜伽不能有競賽和速成的心理。隻有遵循正確的方法,才可以保證瑜伽練習的不斷進步,避免運動損傷的產生。

二、基本原則二 正確的呼吸(Proper Breathing)

充分的、有規律地呼吸,才能使肺部的氣體交換最大化。身體活動可以自動地刺激呼吸係統,使呼吸加深。可是現代都市生活越來越依靠科技,人們整天伏案辦公,肌肉和大腦的供氧不是最佳狀態。瑜伽的呼吸是完全的、充分的。每天做幾輪瑜伽完全呼吸法,可以提高呼吸技巧,增強氧氣和二氧化碳的交換機能,可以給日常生活帶來活力,給身體充電。

如何呼吸是練習瑜伽一開始就需要認真學習和掌握的,呼吸的技巧貫穿瑜伽練習的整個過程,隻有正確地呼吸才得以控製身體器官、能量通道乃至深層意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