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比賽心理定向方法(1 / 3)

賽前和賽中的心理調節,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比賽心理定向的控製。本節介紹的12種控製手段,均是以運動員的認知調節為出發點的。可以說,認知調節是比賽心理調控的最根本方式。

一、賽前準備對策庫

目的

根據臨賽前和比賽中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事先建立好相應的各種對策,以做到心中有數,有備無患。

方法

製訂比賽心理對策庫是賽前心理準備的重要內容,也是最具有可操作性的工作之一。要製訂出針對性好、實用性強的比賽心理對策庫需從以下幾方麵入手(引自丁雪琴,2000):

1.認識建立對策庫的作用:

A.有利於全麵分析比賽形勢和各方麵的問題,以便使賽前準備更充分、細致;

B.有利於增強運動員的比賽信心,使他們做到心中有底,無論出現什麼情況,甚至意外事件,也能沉著冷靜地按對策庫的提示去處理;

C.有利於教練員和運動員之間的溝通,在對策庫的製定過程中,教練員、運動員和心理老師三方麵共同思考、群策群力想辦法,同時讓教練員更了解運動員的想法,運動員更理解教練員的意圖,這將有助於凝聚力的增強;

D.有助於運動員在比賽時的思維淨化和集中注意力。因為賽前該想的都想到了,問題和對策也想好了,臨賽時就能放心地去集中注意比賽的技術戰術操作上了。

2.比賽心理對策庫的格式

本著提出問題(如果)和製訂對策(我會)的原則,按下麵公式進行:

如果…………我會…………

現將一名賽艇運動員製訂的《第十三屆亞運會比賽心理對策庫》的形式簡述如下,以供參考。

說明

製訂比賽心理對策庫一定要強調個人特點,運動員之間不能互相套用,隻能相互參考。認真、細心、全麵、負責和獨立思考是製訂好心理對策庫的必要條件。

二、意外事件應對法

目的

在突發事件麵前保持鎮定的情緒,減小負麵影響,變不利為有利。

方法

1.保持思維的有序狀態(李京誠,2000)。分析哪些事情是自己不能控製的,認識清楚之後,坦然接受和麵對自己不能控製的事情;同時,分析哪些事情是自己能夠控製的,認識清楚之後,采取積極措施,做自己能夠控製的事情。

2.分析對方的心理狀態。突發事件也會給對方帶來應激和混亂,因此,應該立刻分析對方可能由於突發事件造成的混亂,以便乘虛而入。

3.利用言語提示,集中注意於必須做的事情。例如,通過言語提示,回憶比賽方案,表象正確動作。

4.穩定情緒。例如,利用擦汗、喝水、換球拍、繞場地慢走、請求醫生治療、與教練交換意見等機會,使自己鎮靜下來。

三、新聞采訪應對法

目的

建立與媒體的良好關係,樹立本隊和本人的良好形象。

方法

1.理解記者采訪是他們的職業需要和工作內容,就像運動員的訓練和比賽一樣。不要將采訪作為記者對自己個人的特殊行為。這樣考慮,可以淡化對采訪的戒備和敵意。

2.把采訪當作宣傳自己的機會,樹立自己的良好形象(參見姚家新,2000)。

3.重大比賽前,由領隊、教練和隊員共同製訂新聞采訪計劃,規定接受采訪的時間、地點、形式(如站式還是坐式)、可以或不可以回答的問題、回答問題時的原則,等等。

4.接受采訪時,要直視記者或者鏡頭,以顯示自己的信心;要用鎮靜、平和、堅定的語氣回答挑釁性的問題;要用微笑麵對讚揚和褒獎。

5.遇到含有敵意的問題時,放慢回答速度,以穩定自己的情緒,並給自己留出邊說邊想如何回答的時間。

6.遇到不想回答的問題時,可以聲明:“對不起,我不想在這樣一個場合討論這個問題”或“對不起,你或許可以向其他人詢問這個問題”,等等。

四、合理角色定位法

目的

在不斷變化的戰局中,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

方法

1.無論即將麵對的比賽對手是誰,賽前都應對自己或全隊的參賽角色進行重新定位。在敵弱我強、敵強我弱和勢均力敵三種情況的對比中,運動員取勝的概率雖然有所不同,但通常很難出現百分之百的概率。因此,賽前角色定位均以“奪、衝、追”為最佳(張忠秋,王智,2000)。

2.貫徹底線原則,在比賽雙方成績此漲彼伏的過程中,及時調整比賽角色,不斷衝擊對手。所謂底線原則,就是在領先時以檢驗自己到底能夠領先多少為衝擊目標,落後時以檢驗自己到底能夠挽回多少為衝擊目標。這時,目標定位不在取勝,而在檢驗自己的潛力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