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動起來,活起來,生命美起來(2 / 2)

作為教師,在教學中,根據對象的身體條件、基礎知識掌握的情況,熱愛的程度、自己的期望值等因素,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給學生提供相當能力的教育,改變學生單一的知識性的學習方式和簡單的技術性的活動方式。提倡依靠學生的親身經曆獲得知識,不把一次性考試作為對學生成績評價的唯一標準,努力幫助學生,促進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進步和提高。我想成績的評價除技術水平、素質能力的考核外,還包括對專業思想認識的提高和對其熱忱度的提高。一旦打破教學固有知識傳授框架,就不會把學習成績作為學生唯一的評價標準,師生情在教學情境中會動態形成,教師的主導地位和學生的主體地位會更充分地體現,從而真正激活學生的生命活力。

作為教師,傳授專業知識和技能是他的本職工作,另外,根據教學內容、專業特點輔之以思想教育及情感的融入,也是教師應該有的專業素質與職業道德,是一種自然的情感投入與應有的態度。而我們的學生在學習中有所收獲時,就會心存感激,一位學生在認識中寫到:“也許你不覺得,激勵我上好每次課的動力都來源於你每次上課前的不經意的幾句話,他們使我很受鼓舞,也明白了很多道理。”學生的心聲和優秀的品質讓我對他們常懷敬意,為我們學校有這樣好的學生而自豪。

再上一次課就要與他們再見了,我也和他們一樣依依不舍,感謝他們對我付出勞動的認可和肯定,感謝他們在教學中對我的支持和配合,感謝他們對我的友好和敬意,我也珍藏著跟他們一樣的這段美好經曆和美好記憶——發球、墊球、傳球、扣球;一個、兩個、三個;一次、兩次、三次;失敗、再失敗、成功;笑聲、呐喊聲、擊球聲……還有青春、陽光和激情。

以後再也不會上他們的課了,以後他們也許永遠不會記住我這樣一個任課教師,但我相信,但我相信他們一定不會忘記寫下上排球課的認識,一定不會忘記體育運動帶給他們的激情、健康和快樂,一定不會忘記這段成長的歲月。

這就是我讀完學生寫的“認識”後的認識,認識寫完了,發現還不如學生寫的深刻,這是不幸,也是有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