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麵若桃花,氣血充盈俏容顏(2)(2 / 3)

黃芪蒸烏雞,補氣養血的家庭滋補方

【經典古方:黃芪蒸烏雞】

原料:烏雞1隻,黃芪10克,蓮子10克,紹酒10克,蔥10克,大棗7顆,薑5克,鹽5克。

做法:將烏雞宰殺後去毛,洗淨,除去內髒和爪,把黃芪潤透,切成薄片,薑拍鬆,蔥切成段,大棗去核,蓮子去心,然後將烏雞放在蒸盆內,把蓮子、黃芪、大棗、薑、蔥放入雞腹內,在雞外身上抹上鹽、紹酒。入鍋蒸熟,蒸大約1個小時即可。

用法:每天2次,每次食烏雞30~50克,隨意喝湯。

功效:黃芪蒸烏雞,具有補氣養血、升提中氣、生津止渴的作用。

血是人體內非常寶貴的物質,它維持人體各髒腑組織器官的正常機能活動。血虛的人,麵色無華、視力減弱、關節活動不靈、皮膚幹燥發癢、失眠多夢。因此,必須重視補血,尤其是女人,每個月還要飽受月經的折磨,流失那麼多的血,更易氣血不足。

所謂“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意思是氣推動血的運行,血濡養氣的充盛。隻有在氣和血的共同作用下,我們的身體才能健康。有很多女性隻注重補血,卻忽略了補氣,結果常常事倍功半。由此可見,如果想改變氣血不足的狀況,我們必須將補血和養氣相結合,才能達到身體健康、肌膚美麗的效果。

黃芪蒸烏雞是補氣養血的家庭滋補方,它以烏雞為主要食材,並添加了黃芪中藥,具有溫中補虛、益氣生血的作用。烏雞是補虛勞、養身體的上好佳品。在唐朝,烏雞就被當作丹藥的主要成分來治療所有婦科疾病。著名的《本草綱目》也說烏雞是婦科病的滋補及滋養品。黃芪具有補氣固表、利尿脫毒、排膿、斂瘡生肌的功效。

關於黃芪的作用,還有一個傳說,大概是這樣子的:古時候,有一位善良的老人叫戴糝,精通針灸,為人厚道,待人謙和,一生都在救助他人。時光飛逝,他慢慢老去,形體消瘦,麵肌淡黃,人們以尊老之稱而敬呼之“黃耆”,後來,因為救一個墜崖的兒童而身亡。人們埋葬了老人,結果他的墓旁長出一種味甜,具有補中益氣、止汗、利水消腫、除毒生肌作用的草藥,人們為了紀念他,便將這棵草藥稱為“黃芪”,並用它救治了很多病人,在民間廣為流傳。

黃芪是一味常用的中藥,它的主要藥理作用是益氣固表。如果你的體質虛弱,容易疲勞,常感乏力,這是氣虛,就可以用黃芪。當然,最好是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清朝繡宮內稱黃芪為“補氣諸藥之最”,在民間,還流傳著“常喝黃芪湯,防病保健康”這樣的順口溜,意思就是說:經常用黃芪煎湯或者用黃芪泡水代茶飲,具有良好的防病保健作用。

【漢方美容1+1】 川芎當歸燉雞蛋

原料:川芎10克,當歸10克,黃芪10克,黨參10克,生雞蛋1個,阿膠1/3塊。

做法:把川芎、當歸、黃芪、黨參一起用紗布包起來,和生的帶殼雞蛋一起放入鍋中,加入適量的水,用中火煎煮10分鍾。雞蛋撈出剝殼,再放回鍋中,加入阿膠,再用中火煎煮10分鍾左右,待阿膠基本溶化,湯汁煎濃,關火,丟掉藥包,吃雞蛋、喝藥湯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