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心若無痕,何來歎息。(3 / 3)

搬開前麵碼放的裝飾用品等物品,率先露出的是些麻袋裝著的東西,木心禺試著捏了捏,裏麵裝的應該屬顆粒狀的東西,他走回甲板,在自己的物資袋裏找出一把萬用刀具,又返回到貨倉裏,此時已經收拾完餐具的芮薑,也跟了進來。

木心禺用刀在麻袋上紮了一個洞,瞬息便見從麻袋的破洞處漏出米粒來。他接著又紮了碼在最下麵的一個麻袋,裏麵滾出來的是尚未脫殼的花生,他哈哈笑著對站在旁邊的芮薑說道:“我們這下可以改善夥食了,用不著天天吃魚了!”

芮薑不解地看了他一眼,又俯身在地上撿起幾粒米粒和花生,好奇地看著。

“這些是大米和花生,我們可以煮米飯吃,至於花生嘛,可以煮著吃,也可以生吃,如果要是有油,炸花生米也很好吃的!”木心禺不無遺憾地解釋給芮薑。

“大米?花生?”芮薑顯然是沒有見過大米和花生。

考古發現,中國的原始先民很早就學會了栽種水稻。而花生,考古證明,中國也是花生原產地之一。1958年的浙江吳興錢山洋原始社會遺址中,發掘出炭化花生種子,測定灶坑年代距今4700±100年。

1961年,江西修水縣山背地區原始社會遺址中再次發掘出炭化花生種子。此外廣西、雲南、江西等地也曾報告過於花生形態極為相似的野生植物。

2007年經西安文保中心專家確認,距今2100年前的漢陽陵從葬坑出土的農作物裏,已經出現了花生。而現代一些學者認為花生起源於南美洲熱帶、亞熱帶地區。約於十六世紀傳入中國,十九世紀末有所發展,應不足信。

芮薑沒見過花生也很正常,再說,海島是否適合種植花生,他還真不敢下結論。

“哦,這是農作物,不知道你們島上可有種植?”木心禺帶有解釋性的疑問。

“我們族人未曾見過此種作物,我們隻種植糖蔗和胥餘。”芮薑答道。

“糖蔗?胥餘?”木心禺喃喃自語,心忖這是什麼作物?

芮薑見木心禺似乎未曾見過她所說的作物,描述道:“糖蔗,是一種甜甜的杆狀作物,每到成熟季節,族人們會把他們砍斷榨汁,熬製成塊狀的糖,很是香甜。”從芮薑的表情就可以開出,她似乎有點神往,隻聽她接著解釋道:“胥餘就更好吃了,它們長在海島岸邊很高的樹杈上,要是不會爬樹,就很難把它們摘下來。告訴你,我很會爬樹,我們族人裏的男子,有些都不如我快。”

芮薑一臉的自豪,看來爬樹對芮的族人來說,應該是一種生活的需要,哪像自己學爬樹,全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玩性。

芮薑接著說道:“胥餘長得像人的圓腦袋,外麵裹著一層厚厚的青皮,刨開外皮,裏麵還有一層很是堅硬的果殼,殼裏麵有糖汁,很是清醇。在果殼裏麵還依附著一層白白的糕,我們會把糕碾成粉末,做糕點一類的好吃食物。”

木心禺這下弄明白了,原來芮薑描述的糖蔗和胥餘就是甘蔗和椰子,這也怪自己笨,竟然沒想起來它們的別稱。

“哦,我明白了,你們說的糖蔗,在我們家鄉都叫甘蔗;你們說的胥餘,我們叫椰子。”木心笑著說道。

“甘蔗?椰子?”芮薑感到很是奇怪,明明就是糖蔗、胥餘,他們卻叫甘蔗、椰子,“雖然是同一種作物,你們給它門起的名字很是好聽。”

芮薑好奇地研究著手裏的大米和花生,如此精小的作物,她從來都沒有見過。看來這世界無奇不有,真真讓自己感覺到了孤陋寡聞。

木心禺搬開幾包麻袋,就見裏麵又是一些碼放齊整的防潮紙箱,而他先前曾嗅到的藥味愈加的濃烈刺鼻,這些應該就是藥品。他爬了上去,用刀挑開箱子的密封膠條,果然裏麵是一盒盒的藥品,看樣子,大概有二三十箱之多。

他有些不解,這貨船為何所載之物如此之雜,難道這是一艘走私船?他輕輕地搬移最上層的幾個箱子,後麵露出的是一些規格相當的長條木箱,他試著去掀木蓋,竟然掀開了,就見裏麵全是稻草,他順手扒了扒,就見稻草下麵,悍然路出了成捆狀的東西,他仔細一看,一箱全是炸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