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到那麼多的新衣裳和鞋襪,以及好幾樣誘人的吃食後,她更是忍不住喜極而泣。
因為她突然又回想起來,孩她爹活著時雖然也能掙上錢,但她們一家四口卻長年穿不上新衣裳,吃不上好東西。
沒想到,她們成為孤兒寡母後,不僅能吃飽穿好,以後也不需要再受那些人的蹉使。
“好孩子,實在是難為你了。”沈秀娥一把抱住林青萍,不知道該說什麼才好。
林玉荷慌忙伸手擦掉她的淚花:“娘,姐說了,這隻是開始,我們的福氣還在後頭呢。”
恢複冷靜後,沈秀娥利索地將這些東西整理好。見到那一大包補身子的紅糖後,臉上更是浮現一抹自豪。
雖然大嫂李翠花有兩個兒子,但他們卻連青萍和玉荷的一根手指頭也比不上。就那樣的廢物兒子,白送給她都不要。
“娘,這螺螄就算養在清水裏也死不掉,我們可以多囤一些。我回頭便問下福奶奶她們,看看誰家有不用的舊缸。”
畢竟木桶的容積不大,且木桶也不宜長久用水浸泡,大瓦缸更為適合。
“對了,我們還得多買些雞蛋,以後每人每天都得吃上一兩個才行,爭取快些把身體養好。”
說句不誇張的話,她們母女三人的體型就像竹竿一樣,壓根沒有贅肉,仿佛風大一點都能被刮跑。
“你說得沒錯,眼下有閑錢了,我們是該吃好點。”沈秀娥完全沒意見。
她甚至還憧憬著,等她們掙到了足夠多的錢,就把現在的茅草屋給拆了。
如此一來,往後便是下再大的雨刮再大的風,她們也不用擔心房子漏水、屋頂離家出走了。
殊不知,林青萍心中早有打算。
她想著,等攢夠了錢之後,她們可以去鎮上買個小房子,舒舒坦坦地過日子。
雖然靠山村也不錯,但到底沒有鎮上方便。在有能力的前提下,她們也可以考慮去鎮上安家。
隻不過,現在手頭並不寬裕,距離買房還差得遠,她也沒必要早早說出來,省得沈秀娥和林玉荷心癢癢。
吃完午飯後,周寡婦三人先後帶著海碗過來了。
“青萍,你煮的豬下水實在太香了。我才剛帶回去,家裏的幾個小子便爭著瓜分了。”王大媽率先說道。
周寡婦跟著附和:“是呀,我家大龍和二鳳也很喜歡吃,愣是連湯也喝光了。”
福奶奶則有些擔心:“青萍,萬一酒樓那邊摸索出鹵豬下水的配方,以後不跟你合作,該怎麼辦才好?”
畢竟豬下水的價格便宜到極點,幾乎和白撿沒什麼區別,她就怕這買賣做不長久。
但林青萍卻胸有成竹地笑了笑:“放心吧,就算豬下水賣不動了,我也能琢磨出其它掙錢的路子,你們隻管安心地幹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