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錢在手,姐妹二人的心情皆無比愉悅,比平時過年還要激動。
盡管上一刻才說著要省錢,不要隨便浪費。下一刻,二人卻進了成衣坊,並興奮挑起了衣服。
她們的衣服又破又舊,隻比乞丐稍微好一些,可以說是全村穿得最差的。
和她們一樣,沈秀娥的衣服也打了多個補丁,漿洗時同樣不能太用力。
這會兒有錢了,其它方麵且不提,穿著這一塊必須改善改善。
農家人大多穿的是粗布衣裳,隻有那些稍微有點錢的人家,或需要拋頭露麵的商人販子或讀書郎,才會穿細布衣裳。
當然,部分在鄉紳或地主等有錢人家做事的窮人,也會把主家不要的舊衣裳帶回家。
“姐,我隻要一套就行了。你該不會是忘了,娘前幾天才扯了料子給我做衣裳吧?”
見林青萍給她們母女三人各自挑了兩套衣裳,林玉荷連忙出聲製止。
“這衣裳又不是吃食,吃了便沒了,多買一套更方便換洗,並不算浪費。”林青萍壓根不聽她的。
除了衣服褲子,她還拉著林玉荷去了趟隔壁鋪子,準備買兩雙質量不錯的棉布軟底鞋子。
“姐,娘要是知道你這麼瘋,肯定會罵你的。”林玉荷果斷拒絕道。
畢竟她們娘親就是納鞋子的好手,與其花錢來這裏買現成的,還不如讓娘親自己做劃算。
在她看來,隻要自家人動手便能解決的問題,完全沒必要花冤枉錢。那純純是浪費,一點也不可取。
但林青萍的下一句話,卻徹底改變了林玉荷的想法。
“可是做繡活很眼睛,以前是沒辦法,娘才沒日沒夜地趕工。現在有條件了,我不想她繼續受累。更何況,她現在還有孕在身。”
親爸死得早,爺爺又偏心到太平洋,多個手足是好事,林青萍比誰都期盼那個孩子的到來。
買好衣服鞋襪,林青萍又去買了點紅糖,還有煲湯的紅棗枸杞等。
除此之外,她還特意買了點果脯蜜餞,炒熟的瓜子花生,以及兩包點心。
就算她的心理年齡是二十多歲,心智成熟懂事,也想吃點好的。
畢竟原主沒吃過什麼好零食,甚至連飯都吃不飽。在有條件的前提下,高低得彌補一下遺憾。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既然要和福記酒樓展開長期合作,林青萍索性又多買了兩把菜刀,以及其它雜七雜八的用具。
還有,洗頭洗澡要用到的香胰子,也要買一些。對了,燈油好像也不多了,也得買上半斤。
坐著牛車回村的時候,林青萍粗略算了一下,她們今天花了將近九百文錢呢。
雖然聽著是很多,但她一點也不心疼。畢竟除了那幾樣吃食,她們的錢都花在刀刃上,並沒有浪費。
等她們回到家的時候,沈秀娥已經做好了飯,正坐在院中為林玉荷趕製新衣裳。
得知劉掌櫃願意與她們展開長期合作後,沈秀娥的雙眼璨璨發亮,煥發著前所未見的神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