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雇傭工人(2 / 2)

林青萍聽到聲音後,才發現自己忘了向沈秀娥科普螺螄的食用方法。

螺螄的可食用部分緊實有彈性,其內髒卻是軟軟的,微微一抿即斷,兩者特別好區分。

林玉荷還真沒誇張,這螺螄真的很美味,簡直越吃越上頭。

唯二不足的是,螺螄肉太小了,且有時不能直接用嘴嗦出來。

這年代好像沒有牙簽的存在,但家裏多的是繡花針,林青萍索性從針線籃裏取了三枚,用它們來輔助將螺螄肉挑出來。

“對了青萍,你打算給你福奶奶她們多少工錢?”沈秀娥突然提到這個問題。

“暫時還不明確,我得先看看福記酒樓那邊的反響再說。單獨洗切豬下水的話,我計劃每人給十文錢,你覺得怎麼樣?”

豬下水的來貨價是兩文一副,八副也就十六文錢。賣給福記酒樓的價錢是十五文一斤,八副統共能得三百四五十文錢。

八副豬下水看著是很多,但有些部位是不能吃的,且內髒在烹煮過程中會縮水。

最重要的是,這時代的“一斤”可不是現代的十兩重,而是十六兩。人人常說的半斤八兩,正是這個意思。

大致算一下,扣除食材成本、香料錢和柴火錢,以及車馬費等,每天至少能淨賺三百多文錢。

當然,這還不包括她們母女三人來回跑兩趟,以及加工烹飪的工錢。

四安鎮的工價不高,就拿普通的成年男子來說吧,不管是在地主家裏打長工,還是去商鋪做搬運,每天大抵能得四五十文錢。

至於女子和年紀偏大的人,工價則稍低一些,特殊工種除外。

按勞動的強度大小和時間長短來看,福奶奶三人隻要洗幹淨並切好那些豬下水,每人便能得十文錢報酬,其實算賺大了。

但螺螄畢竟是隨處可見的物件,不管是河邊和池塘,還是小水溝與窪地,都能見其蹤跡,林青萍也不確定賣不賣得動。

她已經考慮好了,待會送鹵豬雜的時候,會順帶弄點螺螄過去,讓掌櫃也試試味,看看有沒有合作的可能。

如果對方欣然同意,她們則不用擔心銷售問題,隻管加工這一塊就行了。

倘若對方沒有合作的打算,她也可以考慮一下那些規模小點的茶樓酒肆。

當然,如果那些小茶樓和酒肆也不感興趣,她隻能嚐試著自己擺攤賣一下。

反正憑借原主的記憶,周邊還沒人吃過螺螄,且林青萍的手藝也不錯,應該不至於完全沒銷路。

當林青萍把想法說出來後,沈秀娥表示一百個同意。嚐到了掙錢甜頭的她,自是不甘心過以前的苦日子。

林玉荷則一臉笑眯眯:“姐,我也支持你。反正這螺螄是白撿的,賣不出去也沒關係,正好留著我們自己吃唄。”

林青萍白了她一眼:“說得很好,下次別說了。”

等她把鹵豬下水的香料都配好後,福奶奶三人也帶著洗幹淨的豬下水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