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有損臀部美疾病的防治(2 / 2)

需要強調指出的是,近年來發現,1.5~12歲的兒童在應用青黴素、氯黴素、卡那黴素、慶大黴素和地西泮(安定)、安乃近、安痛定,以及異丙嗪(非那根)、氯丙嗪、複方氨基比林等藥物做臀部注射時,若進針角度斜向坐骨神經,易使坐骨神經損傷麻痹,導致肢體癱瘓。具體表現為小兒疼痛劇烈、哭鬧不休,並出現足下垂、難以行走等症狀,半個月後,下肢肌肉可呈萎縮狀態,酷似小兒麻痹症,所以,在給兒童作上述諸藥臀部肌肉注射時,要特別小心。一旦出現上述情況,要及時采取治療措施。

目前治療肌注後坐骨神經損傷的方法之一為:肌肉注射維生素B1、B2和加蘭他敏,每日1次,10日為1個療程;口服維生素B6 20毫克,地巴唑10毫克,每Et 3次,用藥持續時間須視病情而定;El服潑尼鬆(強的鬆)5~10毫克,每日3次,10日為1個療程。也可用超聲波、紫外線治療,10 日為1個療程。如果2~4周仍不見好轉,可采用針灸治療,取伏兔、足三裏、陽陵泉、三陰交、解溪等穴位,每El 1次,10 Et為一個療程。患兒要注意休息,不宜過多活動。如果治療及時,一般3~6個月即可恢複正常。

(三)坐骨結節滑囊炎的防治

本病的主要症狀是一坐下屁股就痛,硬點的椅子根本不敢沾,在洗澡時屁股的偏下方處可以摸到棗子大小的包,按上去很痛。

本病的發生原因,是當人們進入中老年,由於體內激素水平的變化和代謝的改變,骨骼、韌帶及滑囊都會發生退行性變化,加上有些人本來就相當消瘦,或因種種原因變瘦,長久時間伏案工作或有盤腿坐坑的習慣,就非常容易使坐骨結節與坐椅“硬碰硬”。久而久之,使滑囊內積液腫大,形成坐骨結節滑囊炎,出現痛性腫塊,當大腿彎曲時觸摸腫塊更加明顯。

患有本病的人,輕者可不必治療,適當將坐椅加墊改軟,以減輕和分散對坐骨結節的壓力;另外,改變長時間坐著不動的習慣也對緩解疼痛很重要;重者,影響日常工作和生活時,則應去醫院骨科診治,用手術切除病變附近的滑囊。

參考文獻

1 張湖德,實用美容大全,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1997

2 張湖德·養顏美發要訣,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1999

3 張湖德,美容專家的忠告,北京:中國婦女出版社,2000

4 北京《健與美》雜誌編輯部,《健與美》雜誌,1996~2001

5 李明,青春期健美,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1999

6 戴曉鍾,中國科學美容大典,人民軍醫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