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情誌療法(1 / 3)

“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於庭,被發緩形,以使誌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臥早起,無厭於日,使誌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逆之則傷心,秋為痎瘧,奉收者少,冬至重病。秋三月,此謂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早臥早起,與雞俱興,使誌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誌,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逆之則傷肺,冬為飧泄,奉藏者少。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使誌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溫,無泄皮膚,使氣亟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逆之則傷腎,春為痿厥,奉生者少。”——《黃帝內經》

老者見範立緊緊握著赭鞭不放,目光中閃過一絲狡詰,隨即正色道:“範立,既然你接受了赭鞭,接下來的一年裏,便要好好跟隨我學習醫術。你的身體經過‘陽旦湯’淬煉,體內寒邪已盡去,不過由於你體質太差,所以經脈不夠牢固,需要練習《易筋經》來強化。這赭鞭你平時帶在身邊,用背帶背在背上,外套衣服,輕易不許摘下。”

範立苦著一張臉,心道:這玩意這麼重,一直背著多累啊!嘴上卻不敢拒絕,隻好敷衍答應。

老者又道:“剛才你所感覺到的氣力,是由於經脈貫通之後的暫時效力,三日後便會逐漸消失。想要真正增長氣力,需要靠練功。你練習的功法,就先從‘韋陀勁’開始,我每周教你一式,你要用心勤加練習。如此百日十二式學完即可築基。古語言:‘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想學真本事,就得付出比常人更多的代價。”

說完,老者拿過赭鞭縮回原狀。取出一副背帶,一頭套在鞭尾孔中,一頭係在鞭頭,讓範立背上。範立咬牙咧嘴的背上鞭子,心想這下可好,以後天天背這麼一副枷鎖,別把個頭壓矮了,以後怎麼找對象……

自此,範立懷著滿腔熱情、求知的渴望與一點點略帶投機的貪婪,開始了他的神秘求學之路。老者果不食言,住進範立宿舍第二天起,除了早晚指導他練習功法,其間又講解一些《黃帝內經》、《神農本草經》、《易經》等中醫經典書籍。範立以前在學校雖然學過這些科目,但聽老者講解,發現和學校老師講的截然不同,久而久之,閱讀古籍的眼界也開闊了許多。

範立本就是一個聰明人,做事也很有恒心,所以平時在學校成績一直很好。這下遇到名師,自然進步神速。他在和老師學習《黃帝內經》時,突然想起老師的名字正好也叫岐伯,心裏有點納悶:這也太巧了吧!老師的名字是真的還是假的?難道老師和現在的明星一樣,起了個藝名?

那條赭鞭,他一直背在身上,剛開始的幾周,幾乎把他壓得喘不過氣來,去醫院實習幹活時動作緩慢,常被帶教老師提醒,有幾次還被病人投訴。不過隨著功法的進步,範立對於赭鞭的承受能力有所增強,一月之後,便可以活動自如,再也不會給別人造成拖遝的印象。

不知不覺,百日過去,範立的‘韋陀勁’功法已經學完。一日,他每天練習之時,感覺一股大力從骨頭中間生出,全身經脈中熱氣流動,久久彙集丹田,小腹中暖洋洋的非常舒服。範立把這種感覺告訴老者,老者微笑點頭道:“一切順利,你已經築基成功,體內經脈暢通,如環無端,繼續練習,終可以脫胎換骨。”範立聞言,更加堅定了練功的信心,此後日日勤習不輟,深得老師讚許。

秋去春來,天氣轉暖,大地複蘇,草木發芽,江南大地更是山青水綠,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這一日,正是周末,範立剛起床,便接到小史打來的電話。據說史包子上次闌尾炎,差點陰差陽錯的讓範立治掛了去,本來對範立是避之不及的。好在範立後來將功補過,重新按照老師的藥方煎藥送去。小史喝了藥,恢複得很快,對範立的不滿漸漸消除,不久兩人臭味相投,又你來我往的在網遊裏火拚起來。這次他打電話給範立,是約他明天周日出去郊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