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遼寧女監還努力追求預防犯罪、減少犯罪的新生工程大目標。今年,監獄積極開展了首屆罪犯SIYB創業培訓工作,參訓罪犯通過曆時七天的全脫產學習,係統完成了創業意識培訓、創業計劃培訓兩部分內容,考試合格後獲得了SIYB創業培訓證書,刑滿釋放後可憑借此證書獲得由戶口所在地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提供的二萬元無息貸款作為創業基金。此項舉措增強了罪犯刑滿釋放後的就業信心,充分調動了罪犯的改造積極性。
四、常規教育與輔助教育融合發展,強化監區文化建設
如果“三課”教育和勞動時間過多,罪犯會感到監獄生活單調乏味,必然會形成危害安全的潛流。因此,監獄應積極開展監區文化建設,適度地開展一些豐富多采的輔助教育活動。實踐表明,監區文化作為教育改造工作的柔性載體,它以女犯更易於接受的寓教於樂的方式,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在轉變罪犯的不良思想、矯正惡習,提高認知水平、道德層次,以及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等方麵有著其它教育手段無法替代的積極作用。
在監區文化建設中,監獄一方麵要著重以優化改造環境為依托,通過加強監獄結構布局、景觀、實物設施等監區硬件環境的建設,打造清潔美觀、設施得當的監區環境,從而使罪犯放鬆心情、緩解壓力,提升教育改造質量;另一方麵,要積極豐富、拓寬監區文化載體,為罪犯營造健康和諧的改造氛圍。比如,針對女性情感細膩但認知能力差的特點,可以充分利用有線電視、監內廣播、監獄報刊等直觀教育進行引導和感化;利用女犯自我顯示情緒突出的特點,積極組織開展文娛彙演、趣味體育競賽等健康向上的文體活動,豐富罪犯的業餘文化生活,激發她們的改造熱情。
五、以培養健康心理為目標,開展心理谘詢矯治工作
女性罪犯是心理疾病的多發人群,多數人心理、行為發生了嚴重的扭曲,不良心理定勢積澱已久,這不僅影響教育改造質量的提高,而且直接威脅監獄安全穩定。開展心理谘詢矯治工作,已經成為監獄在新形勢下必須特別重視的一項改造措施。本著治標先治本的原則,監獄應將女犯的心理健康維護當作重中之重,通過課堂教育、電化教育、專題講座等形式,普及心理衛生及心理健康知識,普及率要達到應參加人數的100%。要完善罪犯心理測試工作,運用《中國罪犯心理評估係統》對罪犯進行心理測試,對測試結果認真分析,並建立心理健康檔案,罪犯的心理測試、分析診斷、建檔工作覆蓋率要達到100%。特別強調的是,要重點做好對新入監罪犯、即將出監罪犯、頑固危險罪犯的心理測試工作,從而為分類教育和個別教育等提供有力的參考依據。要加強罪犯心理谘詢和矯治工作,心理谘詢可采取門診谘詢、團體谘詢、網絡谘詢等多種方式進行。警察在谘詢中要注重因人而異,找準契入點,暖其寒心,亮其灰心。監獄要專門配備心理谘詢、精神疾病治療方麵的專家、醫務人員,人數達到警察總數的要求比例。近年來,我省女監著力打造一支心理學方麵的專業隊伍,將國家心理谘詢師培訓班引入監內,及時出台激勵措施。目前,監獄已有近百名警察取得了國家二級心理谘詢師資格(其中包括監獄班子全體成員),遠遠超過了司法部提出的人員比例要求。
六、向外拓展延伸,引導社會力量參與罪犯教育改造
我國《監獄法》第61條中規定,教育改造罪犯要實行“獄內教育與社會教育相結合的辦法”。女性罪犯具有感情豐富、感性認識強等特點,在教育改造工作中大力開展社會幫教活動,更加有利於女犯體悟到社會關懷,感受到現代信息,豐富精神生活,增強認罪服法意識,形成積極、健康、向上的改造氛圍。我們要按照“專門機關和社會力量有機結合、發揮監獄作為社會資源的吸引者和整合者”的工作思路,廣泛爭取社會力量聯合幫教。要主動尋求資源,建立良性互動的社會幫教網絡;要統籌安排,根據罪犯不同改造階段的行為、心理特點,建立和完善社會幫教工作機製;要創新內容,開展豐富多彩的社會幫教活動,注重充分發揮親情力量、有效利用社會資源,大力倡導知識幫教和文化幫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