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山高水長(1 / 2)

榮昌堂的情形不大好?

方氏的腦子裏打了結,榮昌堂的情形哪裏不大好了?分明是如日中天,老祖宗受封國夫人,已經是宗室之外女子所受的最高封賞,大伯在吏部為官,雖不是主官,但是莊大老爺年歲也大了,致仕不過在這一二年間,接任者非大伯莫屬。一旦把持吏部,榮昌堂將更加昌盛,遠的不說,至少十年榮華安享無虞,再有鎮南王府這個姻親在,林鳳又入宮為妃,一旦產下皇子,地位就穩如泰山,榮昌堂也會沾光不少。

不管從哪裏看,都看不出榮昌堂哪裏情形不好。

華頊表情嚴肅道:“朝堂上的事情你不懂……”頓了頓,似乎是斟酌用詞,“當今皇後,出自崔氏,自聖上登基之後,崔氏一族勢力膨脹,聖上為了平衡後族的勢力,這才扶持其他幾家豪族,其中又以我們華氏一族,所得聖眷最多,榮昌堂也因此而勢強。”

方氏瞪目結舌,她一個婦道人家,怎麼可能懂這些事,直到現在,她才知道榮昌堂為什麼能有今日的如日中天之勢。

“但如今聖上得了鎮南王府一係的支持,後族勢力被壓製,這時榮昌堂便成了聖上眼中一根刺,你以為聖上為什麼讓我們榮安堂入京?”

華頊雖稟直方正,卻也不是迂腐的書呆子,朝堂上的這點兒事,他看得分明,聖眷突降榮安堂,自不是因為他修堤有功,而是因為榮安堂和榮昌堂一向有嫌隙,榮安堂入京,就是為了牽製榮昌堂。所以榮昌堂以後如何,便要看他們是否懂得進退,若大堂兄肯在吏部安安分分地一直當輔官,榮昌堂保住今日的地位不難,但如果大堂兄還想在仕途上更進一步,恐怕榮昌堂早晚終將有一難。

“原來林鳳那丫頭入宮,竟是這個原因。”

方氏果然沒有拎清重點,華頊一番話,重點在後一句榮安堂入京,但她卻隻想到林鳳入宮為妃的事情,鎮南王府如今雖隻是個閑散宗室,但祖上卻是軍功起家,現在不掌兵權,可在軍中將領中威望猶在,林鳳入宮,就相當於聖上得到軍中將領們的全力支持,後族勢力原就偏重在兵權,如此一來自然被挾製了。

想了想,轉而她又恍然大悟:“這樣說,老祖宗堅持要讓六丫頭入宮,也是為了保住榮昌堂,倒並非全是為了那榮華富貴而去。”

說到這裏,她不由得又敬佩起老祖宗來,雖說榮安堂被老祖宗算計得不輕,但是這份遠見,卻真是誰也及不上的。隻可恨老祖宗為榮昌堂謀算也就罷了,卻偏要拿自己的女兒當墊腳石,這才最終雞飛蛋打一場空,也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榮昌堂壓製了榮安堂這麼久,最終被榮安堂翻身反製。

華頊又思索了片刻,才道:“老祖宗既然這樣說了,將來榮昌堂若真有難,能幫就幫一把吧。”

這話倒讓方氏又是大吃一驚,道:“老爺……”

自家老爺對榮昌堂有多怨恨,她再清楚不過,如今竟然答應在適當的時候要幫榮昌堂一把,簡直就像日出西方一樣不可思議。

華頊看了妻子一眼,淡淡道:“你呀,還不如女兒明白,榮昌堂若是倒了,那我榮安堂豈不就是今日的榮昌堂。”

方氏若有所悟。

父母這番談話,華灼是幾日之後才知道的,方氏本來猶豫著該不該讓女兒知道,畢竟朝堂上的事情,婦道人家不該多問,但後來一想,女婿莊錚將來也是要走官道的,女兒早晚得麵對這些事情,現在讓她心裏有個數也好,所以還是都告訴了華灼。

榮安堂入京的真正原因,還真讓她吃了一驚,不由得感歎聖心難測。不過對老祖宗的那番話,她終於放下心來,知道了榮昌堂的處境,老祖宗會有這樣的交代也就不奇怪了。仔細想想,老祖宗為了榮昌堂,也算是費煞苦心,自己壞了她的如意算盤,相當於間接毀了榮昌堂的煌煌坦途,老祖宗沒把她恨到骨子裏,已經是大度了,現在病重之身,還要拉下臉來,求著榮安堂在將來榮昌堂有難的時候拉一把,這份忍辱之力,實在是讓她這個兩世為人的,都覺得欽佩。

自此之後,華灼就不再亂跑了,安心在家繡自己的嫁衣,除了林鳳接她入宮那次,便幾乎再也沒有出過門,就連莊家也不大好意思再去了,畢竟離她的出嫁之期隻剩下半年,按規矩,婚期定後她是不能出門的。

時光過得飛快,轉眼間一夜風雨不知吹落了多少花,已到了春去之際,華灼收到了一封來自嵩山書院的信。封麵上的字跡,很熟悉,但也有一絲陌生,因為字體看上去比印象中更加剛勁有力,也更有風骨了,有了幾分大家風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