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李光耀祖輩均為客家人,他因此被視為客家族裔的傑出代表之一。李光耀對世界客家事務的影響和貢獻頗大,遂被特別聘請為新加坡最大的客屬團體“新加坡茶陽(大埔)會館”的終生榮譽主席一職。
2000年12月7日,香港中文大學為李光耀頒發了榮譽博士學位。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李國章形容李光耀是近百年內最傑出的政治家之一,並讚賞了他在“以廉反貪”、“以法去亂”、“注重和平而避免衝突”、“協調種族、消除仇視”等方麵做出的突出貢獻。
2005年5月17日,上海複旦大學授予82歲的李光耀名譽博士學位,以表彰他對促進中新兩國關係發展所做出的貢獻。李光耀在授證儀式上作了題為《中國複興中上海的角色》的主題演講。
李光耀分別於2006年5月、2007年11月訪華。2008年8月來華參加第29屆奧運會開幕式及相關活動。2008年10月,第29次訪問中國。
1950年,李光耀與以前在萊佛士書院的同學柯玉芝結婚,與妻子共育有三個子女——長子李顯龍,次子李顯揚,女兒李瑋玲。李光耀兩個兒子都在政府中擔任重要角色,大兒子李顯龍為新加坡的現任總理。小兒子李顯揚曾任最大國營企業——新加坡電信的總裁兼CEO,於2007年4月卸任。女兒李瑋玲在陳篤生醫院全國腦神經學院擔任副主管。
李兆基
李兆基(1928年出生),廣東省順德縣人。人稱“股神”,在香港股市上的影響力非同小可;也被稱為“房地產巨頭”,是香港恒基兆業股份有限公司的創辦人。
李兆基,於1926年出生於一個書香世家,自幼在家鄉接受教育。他的父親是個生意人,先在家鄉開店鋪,後到廣州開銀莊。小學畢業後,李兆基便到父親的銀行做學徒,耳濡目染,開始熟悉商場業務。30年代的廣東順德,雖是珠江三角洲的魚米之鄉,但工業生產還相當落後。李兆基的父親盡管精於生意,但時局動蕩,始終沒有取得很大的成就。
1948年,李兆基和父親關閉銀莊來到香港,從此踏上了新的事業征程。據說,李兆基來港時,手上隻有1000元的起手資金。為了生活,他開始設法賺錢。銀莊的經曆使他最熟悉兌換業務,於是他便到文鹹東街泗利金號等幾間金鋪“掛單”,開始買賣外彙和黃金。當時澳門有黃金專營權,李兆基便與何賢等人合作,在黃金買賣中“大展拳腳”,終於挖到了第一桶金。有了充足的資金後,李兆基開始做五金生意,搞進出口貿易。資金開始迅速積累,成為香港家喻戶曉的商場新星。
1958年,香港商界三位能人,即李兆基、郭得勝、馮景禧,“誓師結義”,並夥同另外5位股東,組成“永業企業公司”,買入沙田酒店,紅紅火火地經營起來。幼年的動蕩時局使他深感實物比貨幣更保值,這一點潛移默化地影響了日後他專注於地產業的經營策略。1963年,“三劍俠”“甩掉”其他股東,合作組建了“新鴻基企業有限公司”——“新”取自馮景禧的新禧公司,“鴻”取自郭得勝的鴻昌合記,“基”取自李兆基的名字。新鴻基初期規模很小,隻有十多名職員,注冊資本港幣500萬元,實付資本300萬元。在當時的香港商界,三人都不過是中等的商人。“三劍俠”經過5年的合作積累了豐富的地產經驗,誓與其他地產公司一較高低。當時的地產開發多集中在商業和工業用地上,但新鴻基卻看準了中小型住宅樓,正適應了工商業的急劇發展及青年一代組建家庭的特點。從此,新鴻基的地產事業可謂一日千裏。
1972年,李兆基辭去新鴻基總經理一職,三劍分家,李兆基獲得大約價值5000萬元的地盤和物業。同年年底,他又與胡寶星等組建了“永泰建業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之初,正值股票市場大熱,李兆基成功出售股票套現,資產迅速增加。1973年3月,香港股票大崩潰,地產業陷入低穀。李兆基瞄準行情,立即將錢拋出,趁舊樓價格和土地價格大跌,迅速進行收購。
1975年,靠“先疾後徐,先聲奪人”的經營要訣,他以1.5億港元的資本開創了自己的王國——恒基兆業。至1979年,永泰市值已躍至9億港元,成為了一隻中型地產股,擁有26個地盤,總樓麵積260多萬平方英尺。1988年8月,恒基兆業集團改組,恒基地產收購了永泰建業,同時又宣布發行約12億新股,實力更顯雄厚,其市價達36億港元之多,堪稱大型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