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方士,即“方術之士”,原是戰國時期起源於齊、燕兩國濱海地區以求仙、煉丹而自稱能長生不死的人。齊、燕兩國的濱海,舉目無邊,波濤連天,當然能給人以遐想;而海市蜃樓景觀的時而出現,又給人以追求。因此,這一地區的方士和他們散布的種種奇聞,早已在民間的長期傳說之中演繹成許許多多動人的神話故事。而那些被視為方士或以方士自居的人,在這一地區的民間無不成了頗具影響的名士。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二十八年),秦始皇同他的東巡車隊,浩浩蕩蕩地來到齊國故地。齊地的方士徐福早已聞知秦始皇有求仙長生的意願,便投其所好地向秦始皇說:“東海之上,有三座仙山立於大海之中,名為蓬萊、方丈、瀛州,均有仙人居住。”秦始皇聽後十分高興,便向徐福詢問如何可求見仙人。徐福見皇帝信以為真,便煞有介事地向秦始皇說:
“陛下,訪求仙人不難,隻需挑選數千名童男、童女,造作幾十隻大船,備齊鼓樂禮物,便可以入海求見。”
秦始皇見徐福說得如此真切,便下令按徐福所提出的要求一一照辦。
然而,徐福率船隊及數千名童男、童女出海後,卻一直杳無音訊。
公元前215年(秦始皇三十二年),秦始皇東巡來到燕國故地碣石(河北樂亭西南)。碣石東臨滄海,秦始皇觸景生情,深以徐福出海後杳無音訊為憾。在急切求仙的心情之下,秦始皇又派燕地人盧生去尋求仙人羨門、高誓;接著又使令韓終、侯公、石生等人出海去尋求仙人的長生不老之藥。由於仙人與長生不老之藥根本上並不存在,盧生當然無法得到。
徐福、盧生等人不是一去不返,便是空手而還,並沒有尋求到仙人與長生不死之藥。這種結果本應使秦始皇有所清醒,然而他卻對方士的謊言依然相信。盧生尋仙求藥不得,便通過上獻偽造的鬼神圖書來繼續進行欺騙,同時又用編造的“真人”來蠱惑秦始皇。盧生向秦始皇說:
“臣等尋仙求藥,常常不能遇到,大多是因為有妨害者。人主應時常便服出行,用來排除惡鬼。惡鬼被排除,真人便會到來。人主的居處如被人臣所知,便會對神仙構成妨害。真人神通廣大,入水不濕,入火不被燃燒,淩駕於雲氣之上,與天地共長久。今聖上治理天下,未能心神安適。願聖上所居宮屋,不令他人所知。然後真人可至,長生不死之藥可得。”
秦始皇對盧生的話深信不疑,說道:
“我羨慕真人。”
此後,秦始皇便自稱“真人”,不再自稱“朕”。同時下令於鹹陽之旁200裏內,造宮觀270座,以甬道相連,用帷帳、鍾鼓、美人充實其中,聽任皇帝居住。如有人泄露皇帝的去處與住所,則處以死刑。
一次,秦始皇臨幸梁山宮,從山上望見山下有一隊車騎,首尾甚長,人數頗多,便手指山下向侍從問道:“這是何人的車騎,人數如此眾多!”侍衛告訴皇帝,山下是丞相李斯的車騎。始皇聞聽後默然無語,表情上不大高興。後來,秦始皇的侍從人員將此事轉告李斯,李斯便立即減少了車騎的人數。當秦始皇發現李斯減損車騎時,立刻意識到這是侍從人員向丞相泄露了自己的意圖。秦始皇對於這件事分外警覺,也十分氣憤,說道:“這一定是侍從人員向外泄露了我說過的話。”便立案對當日的侍從人員審問,被訊問者不肯招認,秦始皇便將那天在自己身邊的隨從人員一律殺死。這件事在宮中震動很大,從此之後,任何人都不知道皇帝的所在之處,群臣們都是在鹹陽宮中奏事和聽取命令。
且說盧生、侯生畢竟未能履行前言,沒有尋求到仙人良藥;又見秦始皇專斷獨行,動輒殺人,便感到有些不妙。由於心懷鬼胎,盧生、侯生開始恐慌起來,便在一起相互謀劃說:
“始皇為人,剛愎自用,暴戾恣睢。他起身於諸侯,但終於兼並天下,可謂是意得欲從,自以為古來聖賢無人可以比及。他專門任用獄吏,以為自己的親信。雖置博士70人,不過是擺設而已,從不任用。朝廷中的丞相以及諸位大臣,都是接受現成的指令,為皇帝辦事。皇帝樂於以刑殺為威,群臣都畏罪而自保官祿,無人敢盡忠直言。因此,皇帝聽不到自己的過失而日益驕橫,群臣因畏罪而用謊言欺上,以討取皇帝的歡心。
按照秦的法律,所獻之方如無效驗,獻方人便要被處以死刑。為朝廷占星望氣的官員已多達300人,這些人精通占星望氣之術,皆堪稱良士。可是他們都畏罪不敢正言,忌諱頗多,不得不阿諛奉承,誰敢直言皇帝的過失。現今天下之事,事無大小都取決於皇帝。皇帝每日閱覽批示重達120斤的公文奏章,不完成此數便不休息。一個如此貪戀權勢的人,不可為他尋求仙藥。”
於是,盧生與侯生在經過此番謀劃之後,為避免身遭橫禍,便神不知、鬼不覺地悄悄離開鹹陽,行跡無蹤可尋。
秦始皇見盧生、侯生等一班方士們久久未能尋到仙人與長生不死之藥,心中漸漸地產生了懷疑。然而,尋求仙藥一事早已張揚得人人皆知,就連他自己也時時自稱“真人”,便也隻好耐心等待,仍然盼望著真人降臨,尋求到仙藥。然而,盧生與侯生的逃走以及此事在京城中所引起的紛紛議論,終於使秦始皇有幾分清醒了。他所尊崇的方士逃走了,騙局終於真相大白。然而,這些江湖騙子是他秦始皇從海濱請到京城鹹陽,並且賞賜甚厚。秦始皇深感此事很有害於他皇帝的尊嚴,於是惱羞成怒,不得不向天下人作一番自我表白,同時聲討方士,並且嫁禍於無辜的儒生。秦始皇說:
“我上年收繳天下不中用的書,盡行除去。然後便召集大批文學、方術之士,以興起天下的太平盛世。方術之士們想要煉求奇藥,今日得知韓終離去後終無音訊,徐福等人為尋求仙藥已耗費百萬,始終未能得到仙藥,隻是為了謀求奸利而已。盧生等人,我對他們尊崇厚賜,可是他們卻對我進行誹謗,來加重我由於輕信他們而產生的過失。盧生、侯生是逃走了,但在鹹陽城中的一些儒生卻借著此事大作文章,蠱惑人心。我已派人查問,確實有的儒生借此以妖言惑亂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