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老天,你是機器人!(2 / 3)

這位機器人專家臉上的微笑消失了,“我要解釋一下為什麼遲到。”他顯然為此事耿耿於懷,“我沒有搭飛機,我會暈機。”

“噢,真遺憾!”貝萊說。他最後再檢查一次跳動計的標準裝置,確定它一切正常後便把它放到一邊,然後坐下來。

“也許不是暈機,隻是緊張。是一種輕微的空曠恐懼症。這沒什麼特別不正常的,不過我就是有這種毛病。所以我是搭乘高速路帶過來的。”

貝萊突然很感興趣:“空曠恐懼症?”

“聽起來好像很可怕,其實沒什麼。”這位機器人專家馬上說,“這隻是搭飛機的一種感覺。你搭過飛機嗎,貝萊先生?”

“搭過好幾次。”

“那你一定明白我的意思。那是一種被虛空包圍的感覺,想想看,你跟空氣之間隻隔了一層兩公分厚的金屬,這感覺實在叫人很不舒服。”

“所以你才改經高遠路帶?”

“對。”

“從華盛頓到紐約?”

“呃,我以前也這麼做過。自從我們有了巴的摩爾到費城之間的隧道以後,這很容易。”

這的確很容易。貝萊自己雖然從沒經由高速路帶往來於紐約和華盛頓之間,不過他知道這並不困難。兩百年以來,華盛頓、巴的摩爾、費城和紐約已經擴展到彼此幾乎相接了。“四城區”差不多已經變成整個沿海地區的正式名稱,甚至還有許多人主張將這四個行政區合並為一個超級大城市。貝萊本人並不讚成這種想法。光是一個紐約就已經大得不像話,幾乎不是一個中央集權政府所能管理的了,何況四城合並?一個城市要是人口超過五千萬,那它不被自己壓垮才怪。

“問題是,”蓋瑞裘博士還在解釋:“我在費城的赤斯特區錯過一條接駁線,結果耽誤了時間。加上我在等候分配過客室時又碰到一些麻煩,所以才會遲到。”

“沒關係的,博士,別放在心上。不過你所說的事情倒是挺有意思。你說你不喜歡搭飛機,那麼我有個問題想請教你,蓋瑞裘博士,不知道你喜不喜歡走路到城區外麵去?”

“為什麼要去?”他大吃一驚,而且非常不安。

“這隻不過是一個假設的問題,博士,我並不是在暗示你真的要去,我隻想知道你對這件事有什麼反應而已。”

“我的反應是很不舒服。”

“假設你必須在夜間離開城區,徒步越過一公裏以上的鄉間地帶?”

“我我不認為有誰能說服我去做這件事。”

“不管這件事有多重要?”

“如果是為了我自己或我家人的生命安全,我也許會試試看……”他看起來有點尷尬。“貝萊先生,我能請教你為什麼要問我這個嗎?”

“噢,是這樣子的,發生了一件嚴重的刑案,是一件格外令人頭痛的謀殺案。我不能把詳細情形告訴你,不過我們有個假設,凶手為了行凶,曾經做了我們剛才所討論的這件事情。他在晚上獨自越過開闊的鄉間。我們如此推斷,但卻不知道哪種人才會做出這樣的事情來。”

蓋瑞裘博士麵露恐懼之色:“我不知道。當然不是我。不過,要在幾百萬人裏麵找出幾個大膽的人,我想還是可能的。”

“所以你認為絕大部分的人都不可能做出這種事?”

“對,當然不太可能。”

“那麼,如果這件罪行其實還有另外一種解釋,一種可以成立的解釋,那就應該加以考慮了。”

蓋瑞裘博士的腰板挺得更直了,一雙保養得宜的手端端正正擱在腿上,樣子顯得更加不自在。

“你心裏還有另外的解釋?”

“有。譬如說,我認為一個機器人可以毫無困難地越過空曠的鄉間。”

蓋瑞裘博士站了起來。“噢,貝萊先生!”

“有什麼不對嗎?”

“你是說一個機器人可能會犯罪?”

“難道不可能嗎?”

“謀殺?殺害人類?”

“對。請坐下,博士。”

這位機器人專家依言坐了下來。“貝萊先生,”他說:“這件案子牽涉到兩個行動:走過鄉間,以及謀殺。人類做出後麵的行動是很容易的,但是他采取前麵的行動卻很困難。而一個機器人呢,他雖然可以做到前麵那個行動,但要采取後麵的行動卻根本不可能。原先你所提出的假設可能性就很低了,現在你提出來的假設更是不可能成立”

“‘不可能’三個字是極其強烈的措辭,博士。”

“你聽說過機器人學的第一法則嗎,貝萊先生?”

“當然聽過。我甚至可以一字不漏地引述出來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也不得因為不采取行動而使人類受到傷害。”貝萊說著,突然指著眼前的機器人專家問道:“為什麼不能不遵守第一法則來製造機器人?為什麼這條法則如此神聖不可侵犯?”

蓋瑞裘博士大吃一驚,旋即噗哧笑道:“噢,貝萊先生!”

“請你回答!”

“貝萊先生,要是你對機器人稍微有點了解的話,那麼你一定知道,製造正電子腦是相當艱钜的工作,其中牽涉到數學以及電子學兩方麵的知識。”

“這概念我有。”貝萊說。他還清楚記得有回辦案時參觀一家機器人製造廠的情景。當時他曾看過他們的圖書館,那些膠卷書都很長,每本書記錄一種類型的正電子腦數學分析資料。這些資料已經是用縮寫符號記錄了,但在正常的掃瞄速度下,平均看完一本書也要一個多小時。貝萊從中了解到,即使是在最嚴密的設計規則控製下,也無法製造出兩具一模一樣的正電子腦。他知道那是海森堡測不準原理所產生的結果。所以,每一本正電子腦的資料後頭都有附錄,將所有變異的可能性都列出來。

這工作的確很不簡單。貝萊無法否認這一點。

蓋瑞裘博士繼續說:“既然如此,那麼你一定了解,如果要設計一種新型的正電子腦,哪怕隻是做些微的革新,也不是一夜之間就能完成的。一般說來,這樣子的設計需要動員一個中型工廠的全體研究人員,花上一年的時間才能完成。而且,所幸正電子腦的線路已經有標準化的基礎理論可以提供進一步的設計,否則它所耗費的時間和人力就不止於此了。標準化的基礎理論牽涉到機器人的三大法則。第一法則你剛才已經引述過了,第二法則是:‘除非違背第一法則,否則機器人必須服從人類的命令。’而第三法則說:‘在不違背第一法則及第二法則的情況下,機器人必須保護自身的存在。’你明白嗎?”

一直在旁邊聽他們談話的R·丹尼爾這時插嘴道:“伊利亞,如果你不介意的話,我想跟蓋瑞裘博士確定一下他的意思。先生,你的意思是說,凡是在製造機器人的時候,如果不遵照這三大法則來設計其正電子腦,那就必須另外再建立一套新的基礎理論,而建立一套新的基礎理論將需耗費很多年的時間?”

蓋瑞裘博士一副謝天謝地的樣子。“對,對,我所說的就是這個意思。這位先生是…”貝萊很謹慎地為他介紹:“蓋瑞裘博士,這位是丹尼爾·奧利瓦。”

“你好,奧利瓦先生。”蓋瑞裘博士與R·丹尼爾握了握手。“據我估計,要發展出一套有害性正電子腦的基礎原理也就是說,這種正電子腦中不容許有三大法則的基本前提存在並且能夠動工建造與現代機器人類似的機器人,大約需要五十年的時間。”

“難道這種事從來沒有人做過嗎?”貝萊道:“我是說,博士,我們製造機器人也有幾千年了,在這麼長的時間裏,難道就沒有某個人或某個團體可以花上五十年來做這種事嗎?”

“當然可以,”蓋瑞裘博士說:“但是,這種事並不會讓人想要去做、喜歡去做。”

“這說法無法令人信服。人類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什麼事都做得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