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8章 英容猶在彪千古(1 / 2)

平定周室之亂,管仲勝利歸來,不久便一病不起。

齊桓公很著急,經常去看他。

一直守在管仲身邊的是陳完。齊桓公看到陳完總是在整理堆積如山的簡冊與文章,便向管仲提出讓陳完出任大夫,填補管仲生病期間的空職。管仲支開陳完,提醒齊桓公:你難道忘掉周太史的卜卦了嗎?齊桓公明白過來,從此不再提。

說到人才,管仲歎道:現在百裏奚到了秦國,依夷吾看,齊國之後,爭強稱霸最後要落在秦國手上。秦虎不願意侍奉天子,欲取而代之……

管仲這話,引起小白久久的沉思,歎道:那麼多的人才到齊國來,百裏奚在齊卻與我擦肩而過,不能不說是憾事啊!

當年百裏奚沒遇到機遇時,逃往虢國。晉獻公滅虞,俘虜了虞公及其大夫井伯、百裏奚,就將他們作為穆姬的媵人陪嫁到秦國。百裏奚作為奴隸在那裏養牛,他不願忍受這種生活,逃到宛(今河南南陽),被楚國捉去。

秦穆公胸懷大誌,卻苦於無賢才輔佐。大夫公孫枝知道百裏奚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便向秦穆公舉薦。秦穆公喜出望外,急忙去請,卻得知百裏奚已經逃到楚國。秦穆公願以重金贖回百裏奚,又怕楚人不給,於是讓公孫枝到楚去辦這件事。公孫枝去楚國遊說道:媵奴百裏奚逃到貴國,請允許我方用五張公羊皮將他贖回。楚國一看此人如此不值錢,也就答應了秦的要求。當七十餘歲的百裏奚被押回秦國時,秦穆公親自為他打開桎梏,與他商談國事。

百裏奚:我是亡國之臣,哪裏值得君公垂詢!

秦穆公:虞君不用你,才使你被擄,並不是你的過錯。他堅持向百裏奚討教,兩人一直談了三天,秦穆公十分高興。公孫枝見狀便進言,請秦穆公任百裏奚為相。秦穆公很納悶說:雖然他有才,但總是你用五張羊皮買來的呀!還有,任他為相,你不就屈尊於他了嗎?

信賢而任之,君之明也;讓賢而下之,臣之忠也;君為明君,臣為忠臣。彼信賢,境內將服,敵國且畏,夫誰暇笑哉?公孫枝這番話深深觸動秦穆公,他當即任用百裏奚為相。

百裏奚辭讓:我不如我的朋友蹇叔。蹇叔賢能而不為世人了解。當年我在外漫遊受困於齊,不得已向別人乞討,是蹇叔收留了我。我因此想到齊君無知那兒做事,又是蹇叔阻止了我,使我幸免於與無知一起被殺。我到周地,見王子頹喜歡牛,就以養牛去接近他。後來,王子頹想用我,又是蹇叔阻止了我,使我免於被誅。我到虞君手下做事,蹇叔又阻止我。我也知道虞君不會信用我,隻是為了那一份俸祿和爵位,暫時留下來,想不到就當了俘虜。從這三件事,我深知蹇叔的賢能。

秦穆公於是用很重的禮品,將蹇叔請來秦國,任命他為上大夫,百裏奚為相國。

百裏奚上任後,謀無不當,舉必有功。

齊桓公很真誠地對管仲說:仲父,齊國人才濟濟,到底誰能將我們的江山與霸業持續下去啊!

管仲自知在世時間不會太長了,聽到齊桓公說這話,便用齊國的一句諺語對齊桓公說:居者無載,行者無埋。意思是說,住家的人不需要車,在外的人不需要為他準備入葬的坑,像我這樣已經要遠去的人,無須你太多的牽掛,你還是好好把精力放在治國上啊,不要老是來看我。

齊桓公真誠直言問道:能舉薦誰在你身後替代你呢?

齊桓公明白,幾十年的稱霸成就與眼前病榻之上的管仲密不可分!現在這位在他即位時就有恩有功於他的相國即將遠去,他當然要問這最重要的一件事。

管仲說:知道這件事的人,莫過於你啊!

齊桓公握著管仲的手,再次說:你的病不見好轉,你可要告訴我誰能替代你啊!

此時,齊國有名的大臣賓胥無與甯戚已先後去世。

管仲重重地歎了口氣說:唉!可惜甯戚死得早啊!

齊桓公問:除了甯戚之外,就沒別人了嗎?鮑叔牙這個人,你看怎麼樣?齊桓公心想,鮑叔牙是元老重臣,功勳卓著,和管仲私交又好,且有恩於他,他肯定會同意。不料管仲卻說:鮑叔牙是個道德高尚的人,但是您不能讓他做相,管理國政。因為他老是把別人的過錯記在心裏。“人至察則無友,水至清則無魚。”做相的人,度量不大一些怎麼行呢!

齊桓公聽了,覺得很有道理,便問:隰朋怎樣?

管仲說:隰朋為人很謙虛,遇事不恥下問,又能公而忘私,做相是可以的。說完,卻長長地歎了口氣,自言自語地說:隻是隰朋年紀太大,恐怕活不了多久了。

齊桓公又問:那麼易牙怎麼樣?

管仲十分嚴肅地說:你就是不問,我也要講的。易牙、豎貂[1]、開方這三個,你千萬不可信任親近他們。

齊桓公聽管仲說不能親近易牙,很奇怪,便問:易牙為了讓我品嚐人肉的滋味,殺了自己的兒子,這說明他愛我超過了愛他的兒子。這樣的人,還有什麼可懷疑的?

管仲回答說:誰不愛自己的兒女?哪有殺了兒子還做成羹給主公吃的道理?他為了自己的私欲能做這樣的事,還有別的什麼事不能做呢?這樣的人,能對你好到哪裏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