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4章 小謀初展試大圖(2)(2 / 3)

齊桓公一拍腦袋,想了起來,樂道:這個事啊!多虧你的細心,你告訴我,都城西廂與東關各有一戶在建造糧倉。你讓人仔細察看過,很好。回來告訴我那囤造得好,特別是囤底高,壁是用傅說法所築,厚實,也蓋了尖頂,利於下水。你勸我去看看,最好送塊親筆題字的璧給他們,以示獎勵啊!管仲回道:正是你送的兩塊石璧,上麵鑿有您親筆題字,可讓他們在全國都聞名啦!大家紛紛效仿,結果就解決了糧食保存的問題。

你把他們的事跡寫在木板上,掛到稷門上,全國都知道了嘛!齊桓公說完,須臾又歎道,天下沒有一勞永逸的事,連旱兩年,又開始缺糧了。怎麼辦?真叫人發愁。

管仲:主公還記得我去年對你說的,要從根本上解決我們齊國糧食缺乏的話題嗎?齊桓公點頭說:記得。管仲立刻就說:我現在請你趕製魯綈織料的衣裳,出席過幾天魯國公使來的接待場合。

齊桓公問:有什麼用呢?

正好管土地的甯戚過來,管仲喊住他。

管仲問齊桓公:主公知道齊國的土地有多少裏?

齊桓公看看甯戚說:方圓五百裏。

甯戚說:修築平陰堤防和長城,占掉了三分之一,但這都是不長穀粟之地。海莊、龍夏一帶,又占掉了餘下的四分之一,當然那也是不長糧食之地。潮汐外繞、海水淹滯的地帶又占了五分之一,也是不長五穀之地……

主公,照這麼算來,你可是寄食他國的主公啦!管仲接過話說。

齊桓公惶恐地起身說:如此,我該怎麼辦?

甯戚告訴齊桓公:主公不必慌張,相國早已胸有成竹。

哦?不妨先說來聽聽。齊桓公對管仲道,仲父對我還有什麼保留的啊!

沒有,完全沒有。我隻是在時間上安排一下,有些事可以早講,有些則需要遲一些講而已。管仲對齊桓公講起了道理,說,善於發號施令,也可以成為治國的基礎。主公如果專門征收貨幣,富商就會操縱貨幣;主公如果專門征收糧食,富商必會控製糧食;主公能用號令來征稅,左右四方不就都在您的掌控之中了嗎?

齊桓公點點頭:你這一說,我明白了天地萬物的產生、它們的歸屬,還有在它們流通時的價格。我想知道,怎樣才能解決不寄食他國與土地被占領呢?你反對我用兵啊!

管仲看看甯戚。

甯戚明白相國是要他說說看法,他就直言道來:魯國與我們隔一道長城,汶河又將我們一些孤立的土地割讓給了魯國。但兩國之間爭戰不停,造成許多地方不能開耕種植。如果相國有一種辦法把兩國之間的這些荒地都用起來,也能生產不少糧食啊!

齊桓公說:對啊!仲父應該從這方麵去想法子。

管仲點點頭說:是的,我想從三個源頭上抓起,就可以解決主公擔心寄食他國的問題。齊桓公問:哪三個源頭?管仲說:你想控製住帛,就要在原料麻上征稅;麻價上漲十倍,帛價就可上漲五十倍。你想控製絲織品,就先在絲上征稅,甚至在繭時就開始征,再對絲織品征稅,就可以得到二十倍的稅金。你還要征糧食稅嗎?對糧食想征稅,就先征山地稅,對六畜征稅,先征郊野……總之,善於利用源頭,朝廷征稅就能調動本源,起到對價格的杠杆作用。從這個角度上講,如果我們的帛經過征稅,上漲了五十倍,主公可以將漲價的帛輸出他國去,除去換回我們必需的物資,還比原來沒漲價時增加國庫收入二十倍吧!這是因為對物價使用輕重之術。

不覺間,太陽已經西墜。甯戚提醒管仲:時間已經很遲,主公該要休息了。齊桓公不高興地對甯戚說:你有事可以先去,我與仲父再多聊一會兒。接著對管仲提出要求:你可以把輕重之術仔細著說,讓我能夠聽得更明白些。

甯戚告辭後,齊桓公邀管仲入宮共進晚餐,管仲卻謝絕了。他告訴齊桓公,對於輕重之術,涉及曆代先帝,應該尊重,不如換個時間。齊桓公接受了他的建議。

齊桓公專門安排了時間,讓管仲在朝堂之側的一個大屋裏向他講授輕重之術。管仲也認真做了預習。當管仲走進這間寬敞明亮的大屋時,精神為之一振。齊桓公笑盈盈迎過來,說:仲父,在這樣的地方講授你的輕重之術,是否得當啊?

管仲高興地在屋裏繞了三圈,然後站在屋中央,挺直了腰,大聲說:主公,這個地方適合讓天下有學術之長的師傅們來傳授他們一家的學問。別的國家沒有做到,我們要先做到。隻有名士都到這裏來講課,齊國就能首先使用上他們的擒贏之術!如此,齊國不就擁有無數名士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