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設計美(2 / 2)

(四)把口語講授和體態語言結合起來進行美的課堂教學設計

教師在講授時適當地運用眼神、體態、姿勢、手勢、動作、表情等有形因素來輔助語言表達,可以激發學生的情感,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增強教師的講授效果。

例如:音樂課教師在教學生唱歌時,通過教師試唱時的體態和表情,可以很快地把學生帶入情境,利於學生模仿唱出歌曲的韻味。

教師可以結合各學科的特點,把恰當的體態語言用於自己的課堂教學設計中,這樣更利於學生理解、感悟,有助於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教學設計的形式要結合學科的特點、學生的特點,巧妙地設計教學過程,使課堂生動有趣,拓展學生的思維。

三、對訓練學生思維有意義的內容進行引導性設計

在課堂教學中,凡是學生能夠探究得出的知識教師不要直接告訴;學生能夠獨立思考的問題教師不要暗示;學生能夠獨立操作的探究活動教師不要代替。給學生提供充分自主探究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體驗,用自己的思維方式,自主地去探究、去發現。老師現在的教是為了以後的不教,學生現在的學是為了以後的會學。因此,對於訓練學生思維有意義的內容,在課堂教學中可以進行引導性設計。

(一)引導性的語言設計要有啟發性

教師引導學生思維的語言要具有啟發性。照本宣科、平鋪直敘是引導語言的大忌。根據課文重點、難點,可適當運用設問、反問、停頓等手段設疑、激疑等。啟發性的語言不僅可以加強兒童的有意注意,強化知識信息的輸入,而且可以使課堂波瀾起伏,利於學生思維的發展。

例如:教師在講老舍先生的《草原》一課時,文中第一自然段有這樣一段話:“這種境界,既使人驚歎,又叫人舒服;既願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綺麗的小詩。”當時教師靈機一動,改變了原來隻是讓學生讀一讀課文、說一說體會的教學設計。於是,我說:“如果此時你來到這廣闊美麗的草原,你會低吟哪首小詩,你能自己寫一寫嗎?”沒想到學生的寫作興趣非常濃厚,有的學生寫道:“駿馬綿羊白如雪,碧草連天闊如雲。天涯海角何相比,一見草原望江南。”還有的學生寫道:“廣闊草原翠色流,牛羊駿馬醉其中。翠色輕輕入雲際,草原樂趣回味濃。”

這樣的設計,既引發了學生的寫作興趣,又鍛煉了他們的思維活動,使之更加敏捷、靈活,又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書麵表達能力。所以說,啟發性語言是打開學生智慧大門的鑰匙。

(二)引導性的語言設計要有邏輯性

要求教師對所講的內容爛熟於心,言之有序。例如:在語文教學中,句子與句子之間、語段與語段之間要層次分明,邏輯清楚。文章先講什麼,後講什麼,要根據教材內容精心設計,胸有成竹,使之符合事物的發展規律和學生的認識規律。教師引導性語言的邏輯性不僅可以使講授內容層次分明,增強講授的效果,而且對學生邏輯思維的鍛煉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積極影響。

◆結束語

美的教學設計的最終目標就是達到實用高效。要達到這個目標,就要求教師結合教材的特點、學生的特點,注意靈活機動,把講授與其他方式有機地結合起來進行教學設計,通過教學形式的變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發展學生的思維,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實現教學設計的最終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