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賓虹受邀參加了“東南交通周覽會”,去黃山遊覽。他先返回家鄉歙縣潭渡村探望,有鄉鄰以早年畫求題,均換為新畫,而將早年畫收回撕毀,還通知鄉鄰,凡收存有早年畫作者,都請拿來換取新畫。隨後祭掃祖墳,並在黃山披雲峰拜謁了弘仁墓。不知年已七十多歲的黃賓虹想到沒有,這是他一生中最後一次上黃山了。黃山以兩湖、三瀑、七十二峰著稱,集天下名山之美,“黃山歸來不看嶽”絕對不是謬說。黃賓虹九上黃山,畫過無數次黃山的黃賓虹,九十歲眼睛已經得白內障,還摸索著畫了《黃山風景》《黃山鬆穀白龍潭》《設色長卷》《殊音閣摹印圖》等多幅黃山圖,他最後畫的一幅黃山畫作是題署為“九十二叟賓虹”的《黃山湯口圖》。《黃山湯口圖》畫麵下方溪水潺潺,不但讓人聽見流水的聲音,恍惚之間還看見了剛剛飛出畫麵的一群鳥雀的痕跡,甚至還看見了一隻青蛙跳進溪水裏,正起勁地鼓噪著。畫麵左側老鬆高挺,藤蔓纏繞,有小屋,水流下瀉,應為人字瀑和百丈泉,此處適合詩人觀瀑朗誦,李白不就是站在瀑布下才吟誦出那首千古絕句《望廬山瀑布》嘛,“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廬山瀑布黃山瀑布一樣都是瀑布,沒有詩人吟誦的瀑布真是浪費。畫麵上主峰突出,宛若一朵初放的蓮花——蓮花峰,後麵幾抹錯落有致的遠山,襯托出了前景的雄偉峻峭,極具重量感。“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雲起雲落,一大朵鑲金邊的雲早已經飄到畫麵外去了,像是誰把珍版古籍搬出了“停雲館”——那是明代書畫家文徵明的藏書樓。畫麵雲霧空白處,也許會走過來隔著夢散步的弘仁……弘仁畫有實景寫生《黃山圖》六十幅,石濤謂之:“一木一石,皆黃山本色。”弘仁有一鈐印:“家在黃山白嶽之間”。想和弘仁做鄰居?黃賓虹或許還會邀約三上黃山的張大千,十上黃山的劉海粟,還有曾經一次就在黃山呆了45天還不願意下山的李可染,四五知己,談書論畫——劉海粟曾經在1988年所作《黑虎鬆》畫上題記:“十上黃山畫黑虎鬆並遇李可染,一九五四年夏與可染同畫黑虎鬆及西海,朝夕討論,樂不可忘。今可染已自成風格,蔚然大家,鬆下憶之,匆匆三十四年矣。”老朋友再聚,可謂樂事。
黃賓虹作《迎送鬆》詩:“今古幾遊客,勞勞管送迎,蒼官不知老,披拂自多情。”來來來,鬆樹下支一張桌子,好朋友搓麻將人都夠了。亦如法國印象派畫家塞尚,不厭其煩地一遍遍描繪著家鄉的聖維克多山,就像是他終生矢誌不渝愛著的一位女子一樣。這種愛,在外人看來幾乎成為了一種神經質。黃山形象在黃賓虹一生的畫作中反複出現,乃至凡是他筆下出現的山,都像是黃山仙風道骨的側影,以至於黃賓虹寫生的巴山蜀水都類似黃山的風景。也就是說,大江南北不論哪兒的山,在他筆下似乎都被賦予了黃山的魂魄,他想讓黃山的風聲雨聲和自己血液流動的聲音混合在一起。黃賓虹是以一種藝術的方式,來實踐生命與大自然對話的。描繪真山真水絕非黃賓虹的本意,而黃賓虹的山水畫又絕對是從真山真水而來。他說:“山水乃圖自然之性,非剽竊其形,畫不寫萬物之貌,乃傳其內涵之神,若以形似為貴,則名山大川,觀覽不遑,真本具在,何勞圖焉。”也就是:“山水我所有,這不隻是拜天地為師,還要畫家心占天地,得其環中,做到能發山川的精微。”
黃賓虹不僅隻是看到黃山的大,他還注意到黃山的小,對草木蟲禽的觀察細致入微,別有一種情趣。黃賓虹90歲時在一幅《題設色花卉軸》中寫道:“前三十年梅炎入黃山,見野卉叢生邃穀中,多不識名目寫為圖。”《黃賓虹文集》中有一篇文章,所舉黃山靈禽異卉,生動有致,此隨手抄錄一段如下。雲霧草:垂垂岩壁,如絲,淺黃色。木蓮花:慈光寺前,高柯成圍,經冬不凋,花葉皆九出。金縷梅:花瓣如縷,翩翩欲舞。瓔珞花:清香雋永,有垂柳態。山樂鳥:聲甚奇異,若歌若答,節奏徐疾,下山所無。白猿:湯岩夫遊黃山,彈琴始信峰,有髯而白衣者立其前,諦視之乃雪翁,即猿也,因寫《袁公聽琴圖》。……湯岩夫,安徽太平人,明亡後隱居不仕,工書畫,善詩文,博覽群書,研究《易經》,著有《商歌集》。徐霞客遊覽黃山後盛讚:“薄海內外,無如徽之黃山。登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清康熙時太平縣令陳九陛以為徐霞客言過其實,待他到過始信峰,方為黃山景色所折服,始信徐霞客所言不虛,遂於獅子林客堂壁書“豈有此理,說也不信;真正妙絕,到此方知。”“始信峰”由此得名。對牛彈琴一竅不通,這道理誰都清楚,湯岩夫給猿彈琴,還視猿為“袁公”,作《袁公聽琴圖》,讓人歎謂。接下來,會不會就該泡一壺黃山毛峰,和“袁公”對飲了?弘仁亦有朋友為自己所作畫題記:“黃山文殊院,高出萬峰之首。矮屋兩間,孤峭與天接,寶月師居焉。漸公遊而樂之,作畫為師供,且贈以詩。有‘閉門千丈雪,寄命一枝燈’之句。閱數年,餘與寶師遇,師舉此畫為予贈,因為餘語漸公登峰之夜,值秋月圓朗,山山可數。坐文殊石上吹笛,江允凝欹歌和之,發音嘹亮,音徹雲表。俯視下界千萬山,山中悄絕,唯蓮花峰頂老猿,亦作數聲奇嘯。至三更,衣輒易輒單,風露不可禦,乃就院宿。”黃賓虹曾在一幅《題黃山散花塢圖》上題詩:“山勢插層雲,矯健鸞翻翼。吹簫人去遙,壁立玉千尺。”奇人奇猿,那都是和黃山和一個朝代遺民有關的事情,其他人隻需跟著稱奇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