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爾自幼崇拜她的哥哥阿爾弗萊德,所以對她哥哥在文學上的成就寄予莫大希望,阿爾弗萊德逝世後,她又把這種希望轉向她的兒子,希望她的兒子能繼承她哥哥的遺誌,在文學領域有一番成就,因此她對兒子的培植,可以說是苦心孤詣、不遺餘力。

莫泊桑曾得到過布耶的指點及鼓勵。布耶死後,莫泊桑與福樓拜的關係比以前密切了很多,一方麵是由於莫泊桑急需一位良師,另一方麵,布耶的去世也使福樓拜需要人來陪伴。最主要的,還是他對阿爾弗萊德及布耶這兩位老朋友的懷念,以及對年輕的莫泊桑的憐愛。鑒於以往的回憶,以及在感情和文學上的誌趣相投,福樓拜自然會以長輩的感情對待莫泊桑。

洛爾給福樓拜的第一封信,是在1872年1月寫的,大概是在莫泊桑初次拜訪他後不久。由於魯昂市議會不同意建立布耶紀念碑,福樓拜提出了抗議,洛爾在信中支持福樓拜的抗議。由於布耶在巴黎時給了莫泊桑無微不至的照顧和指導,洛爾也在信中充分流露了對他感激之情:

我的兒子和我一起拜讀您的回信,您那亦莊亦諧的回信使處於孤寂中的我們,獲得了無限的溫暖……晚上在火爐邊,我們已習慣地談論我們的朋友,尤其是您。莫泊桑已把上次他在巴黎拜訪你的事告訴了我,您對那孩子的照顧及苦心的栽培,我也很是感激。我常常想起我們幼時的快樂往事。每當我回憶這些好景不再的往事時,便感到一陣茫然。現在的我,隻覺得往事不堪回首,而前途又是一片茫茫……

盡管洛爾也希望能和福樓拜常見麵,但是洛爾的身體不好,福樓拜又忙於寫作以及處理經濟方麵的問題,因此他們並沒有經常見麵。1878年到1879年10月間,福樓拜一共去過埃特爾塔兩次,洛爾隨莫泊桑拜訪過福樓拜一次。

福樓拜承諾將盡力卻幫助和照顧莫泊桑。1872年10月30日,他寫給洛爾一封信,說他原先曾和阿爾弗萊德談及的一部小說將要完成了,他願意照洛爾的意思,把稿子提供給她兒子參考。他寫道:

您的兒子會喜歡我,因為我是真心待他,您的兒子,阿爾弗萊德的外甥,他是一個勤快、好學、討人喜歡的孩子。

我的下一本書,要把阿爾弗萊德的名字刊在前麵,我總是想把《聖安東尼的誘惑》這本書獻給阿爾弗萊德·波德芬。在他去世前六個月,我便對他提過這本書。我已斷斷續續地寫了25年,現在好不容易把它完成了!

福樓拜對自己能有機會幫助這位阿爾弗萊德“再世”的小朋友,感到非常高興。1873年2月,他寫信給洛爾說:

雖然我們年齡不同,但我已把他當作我的夥伴,因為他使我想起我親愛的阿爾弗萊德。莫泊桑低頭吟詩時的神態使我仿佛看到了我那位朋友。親愛的阿爾弗萊德,他是個多麼使我懷念的人,自他離我而去後,我無時無刻不在想念著他……

接著洛爾便寫信給福樓拜,征詢他對她兒子的看法,並問他莫泊桑是否具有像阿爾弗萊德一樣的才華:

我是多麼地倚望於你,以你的意見為準則。如果你看過莫泊桑的詩,而認為隻是些平凡、沒什麼深度的作品……如果您說“可以”,我們將鼓勵這孩子,使他盡量朝這方麵去發展,否則的話,就讓他去做法官,或同性質的工作……您的意見如何?坦白地告訴您的老朋友吧……

福樓拜告訴他的老朋友,他沒有足夠的證據來肯定莫泊桑的才能,雖然他的表現未能盡如人意,我們還是應鼓勵他,去追求文學上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