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夜談(2 / 2)

“此事說來話長。”唐弘仲端起茶盅喝了口茶,略略整理過思緒,才娓娓道來……

“裕王是先帝的二皇子,生母趙氏本是罪臣之後,趙氏的父親勾結南蠻,家中男丁皆被處死,女眷則是沒入宮中成為官婢或是送到軍營成了營妓。趙氏當時年幼,便入宮服侍了兩年,後來不知用了什麼手段承幸,從此備受寵愛,自最末流的更衣,一路向上爬到了皇貴妃的位份。”

“我曾聽人說過,先帝的這位皇貴妃也是個厲害的,得君王恩寵多年而不衰,還一度能與皇後互別苗頭。”夏氏雖是內宅婦人,但在與其他官眷來往時,亦聽到不少傳言。

“沒錯,裕王更是‘子憑母貴’。”唐弘仲點了點頭,“在裕王十六歲那年,先帝打算立其為儲君。消息一出,朝中無人不反對。裕王的外家畢竟犯了謀叛罪,這樣的出身怎看都不適合擔任一國之君。但先帝執意如此,就有幾個老臣子在宣政殿上死諫,事情鬧得非常大。”

“所以,先帝妥協了?”夏氏猜測著。

“不,先帝大怒,放了狠話要反對的人提頭來見。其中一名老禦史見先帝不肯聽進忠告,便直直地往一旁的牆上撞去,當場斃命。”說起這事,唐弘仲便唏噓不已,一名忠臣如此隕落,他亦感到心涼。

想到血濺大殿的畫麵,夏氏和唐雨茉齊齊倒抽了一口氣,這……果然是伴君如伴虎,真是可憐了那名老禦史,不知他的家人有沒受到牽連?

不需多言,唐弘仲見到妻女的反應,也知她們心中所想。但身為臣子,他的立場不便也不能對君王多做議論,故接下去道:“後來還是因為驚動了老太後,老太後出麵力勸,可惜不果,於是老太後前往太廟長跪不起,才逼得先帝打消了主意。”

“這與裕王命女兒應選有何關係?”夏氏聽了半天還是不懂。

“老太後薨後,先帝再次有立裕王為儲的心思。”那是唐弘仲一切惡夢的開端,“這回依舊遭到眾人反對,連宗室都站了出來,立儲之事隻好不了了之。直到慶興三十年初,先帝龍體抱恙,也許是有感於大限將至,所以在某個夜裏傳喚我入宮。”

想起那晚,唐弘仲至今仍是印象深刻。

“當時先帝說二皇子是他最鍾愛的兒子,而且自小聰穎有大誌,可惜出身問題導致立儲失敗,令他感到萬分遺憾。先帝不甘心,他很慎重地囑咐我:將來二皇子在他崩逝之後能順利登基則罷,隻需用心輔佐便是。反之,若是無法順利登基也不要緊,他已為二皇子鋪了一條後路。屆時在宗室強烈反對之際,二皇子會拿他的手諭讓三皇子先行即位,借三皇子的手收拾已有反逆之心的諸王,等到天下大定,再全力扶植二皇子登上皇位。”

唐弘仲的話音剛落,夏氏母女旋即麵麵相覷,先帝說的容易,可這件事聽起來實在不是什麼好差事啊!

“皇上都登基了,怎麼可能把皇位讓出來。”夏氏十分不以為然地說道。

“這就是問題所在,裕王雖然依著先帝的吩咐拿出手諭讓皇上即位,但他始終對皇上有所忌憚。此次,太後突然強製官家之女參加閱選,被裕王視為別有目的,怕是想趁機攏絡些人為皇上所用。”然後,唐弘仲越說,心情便越沉重,“裕王感到非常不安,決定要送人入宮接近皇上,為其傳遞情報。”

說到這裏,不僅是夏氏,連唐雨茉都明白裕王命她應選的原由。

“老爺,您沒應承這樣的要求吧?”如此謊謬的事,可是滅族之罪呀!夏氏的心裏仍存著一絲希望,但願丈夫不會一時胡塗。

唐弘仲看著妻子的目光帶著內疚,“我答應了。”

“不!”夏氏無法接受,她拉著唐弘仲的手,有點歇斯底裏地再問:“老爺怎能答應?”

“我說過了,逼不得已!”唐弘仲雙手扶著夏氏的臂膀道:“如果我不答應,裕王便會汙陷我通敵,將我羅織入獄,一家滿門抄斬。”

“這算個什麼事了?裕王的眼中還有王法嗎?”夏氏說到這裏,聲音已帶哽咽,站在一個母親的立場,誰也沒資格將她的女兒陷在如此境地!“老爺,無論如何我們都不能夠犧牲茉兒啊!”

唐弘仲沒有回話,隻輕輕地把妻子摟入懷中安慰,然後揮揮手,示意從頭到尾在旁聆聽討論的女兒先行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