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書肆(1 / 2)

紅梅雖然是在雲陽城中長大,但是因為性格使然,通常隻是跟隨義父身邊學習及辦事,很少有獨自外出逛街的時候;尤其是雲陽城近年來發展迅速,人氣驟增,所以像現在這般的熱鬧景象,紅梅也是頭一回見著。

見到這熱鬧非凡的景象,紅梅倒也心中歡喜,這種太平盛世的景象,不就是她最想見到的場景嗎,百姓們安居樂業,各自快樂的生活著,如果執政者均像羅建將軍這般治理自己的轄區,那該有多好?

紅梅這般邊看邊想,倒也自得其樂。

走了一截路,看到街頭拐角處有一間書肆,紅梅的性格深受趙因影響,喜靜不喜鬧,喜文雅,而遠鄙俗,所以對於純粹的商業熱鬧並不太感興趣,隻是遠遠的觀玩一二,並不入內駐足;但看到這書肆,紅梅倒是情不自禁地停了步伐,想入內看看。

這間書肆規模不小,裝飾得極是清雅,門上掛著塊木匾,那木匾看上去極是精致,似是用上等的紫檀木製作,匾上則陰刻著“清心坊”三個隸書大字。這三個大字蒼勁有力,方、圓、藏、露諸法俱備,筆勢飛動,姿態優美,一看便知是名家手筆。紅梅自幼追隨趙因,趙因和江鬆袏一般博學多才,琴棋書畫俱都精通,紅梅耳濡目染之餘,也對書法一道略有研究,見狀不由得脫口讚道:“好字!”

店中正坐著一名掌櫃,那掌櫃大約五十來歲,發間略見斑白,人亦長得頗為白淨,倒像是飽讀詩書的博學之輩,聽得門口有人稱讚自己的牌匾,連忙走出來招呼,見到是名年紀輕輕的美麗少女,倒是一見心喜,笑容滿麵地說道:“姑娘好眼力,進來看看吧。”

紅梅點了點頭,微微一笑,進了書肆之中,見得此處書籍甚多,裝飾也頗具匠心,文雅古樸,倒和外頭牌匾上的三個隸書大字頗為契合,再次讚道:“掌櫃的不知怎麼稱呼,貴店裝飾如此清雅,倒不虧了清心二字。”

掌櫃的更加高興,笑道:“姑娘謬讚了,小老兒姓白,單名一個雩字。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就是這個雩字。請問姑娘貴姓,來我小店是買書賣書呢,還是想刻錄書籍?”

他說的是古時先賢論語中的一句,紅梅倒也讀過,知道此句出處,微微一笑,說道:“小妹姓薛,今日本來隻是在街市上隨意逛逛,看到貴店裝飾古雅不凡,所以過來看一看。”

“原來是薛姑娘,那就隨意看看吧,本店規模雖然不大,但書籍還是挺多的,官刻、私刻以及本店自產的坊刻作品都有,還有不少手抄本珍藏,聽薛姑娘談吐不俗,顯是大家閨秀,通讀詩書,本店這許多藏品之中,各種經傳、讀本、曆書、字書、韻書、占夢、相宅等書皆有,想必總有你喜歡的書籍。”

“喲,原來這個清心坊還能待客刻印書籍啊。”紅梅曾聽義父說過一些書肆的事情,知道書肆通常有兩種,一種規模較小、實力較差的,隻負責售書;而一些實力雄渾的大書商,還負責一些刻印書籍的事務,可以幫助私人印製書冊;如今掌櫃白雩這般一問,顯然這個清心坊是後者了。

能夠刻印書籍的書店,即使是整個晉安國也不會太多,紅梅聽罷倒是心中一喜,沒想到運氣還不錯,竟然一找就找著了這麼間有實力的店鋪,於是試探地問道:“白掌櫃,看貴店規模不小,小妹想打聽一下,不知貴店知不知道一本叫作《治國策》的書?”

“《治國策》?似乎從沒聽說過有此書,這書名倒是極為大氣。”白雩略感奇怪地說道。

紅梅聽到掌櫃如此回答,並不覺得失望,如果這麼快就讓自己找到了此書,那倒反而太巧了些,於是微微一笑,解釋道:“這書可能是今人所著的,作者自稱布雲散人,白掌櫃未曾聽過此書之名也不奇怪;不過,在下曾在某處看到過此書的一部分殘篇,此書用詞直白淺顯,但內裏所發之論述,卻是讓人有振聾發聵之感,往往發前人所未思,前人所未想,讓人不由得拍案叫絕。可惜的是,在下所看到的那本殘書實在殘缺得厲害,無頭無尾,隻剩了其中一兩個章節,即使是這些章節,也同樣有所缺失。如此之好的一本奇書,卻隻剩了如此殘破的部分,這讓小妹頗為遺憾,一心想在四處找到此書,所以見到貴店規模不小,掌櫃的又似是通讀百家,所以才過來問上一問。”

白雩好奇地看了紅梅一眼,笑道:“小老兒看薛姑娘年紀輕輕,又長得如此秀逸,怎麼會喜歡這等論述治國之道的著作,聽此書之名,就該知道是經史通略之類的書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