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箬兮(2 / 2)

反正不管怎麼說,和辰還是知道,這個上官無妄不可能不對羅建參奏他的事記恨的,否則他又何必把另兩個托孤大臣徐訟和林翔都扳倒?就是不知道他何時發作,對付羅建而已。

如今聽侍郎鄭淳這麼一說,就連和辰也知道羅建的麻煩來了,不由得眉頭一皺。

不過這些年來他已經習慣了對上官無妄的依賴,所以雖然明明知道這事不該讓上官無妄去處理,卻還是慣性似的向上官無妄看去:“丞相,吏治歸你統管,這事你怎麼看?”話一出口,心中倒略有點後悔,可是已來不及收回了。

班飲一聽,不由得心叫糟糕。其餘一些支持羅建的官也是略略皺眉,這事可大可小,隻怕那上官無妄要借題發揮了。

上官無妄說道:“啟稟聖上,羅建將軍本是武將,兼任西州文政,本來是朝廷看他忠心一片,予以的特別嘉獎,他本來應該感恩圖報之事,但是如今他卻似乎有恃**而驕的趨勢,這對朝廷的聲威和規矩,多少有些不利。”

“果然!”班飲和眾臣都在心中一聲哀歎,紛紛皺起了眉頭。

就連和辰也心中暗自搖頭,正欲開口說些什麼,不過接下來上官無妄的一番話,卻讓眾人都大吃一驚。

上官無妄竟然說道:“不過此事倒也情有可原。一來羅建將軍素來對朝廷忠心一片,他可能是問心無愧,所以忽略了一些細節;二來水蠻忽然叛變,軍務繁忙之下,羅建將軍也難免有所疏漏;三來羅將軍畢竟是武人出身,對於吏治等事偶爾犯一些不該犯的低級錯誤,還是可以理解的。”

這三條一出,眾人都是大為驚訝,上官無妄居然會為羅建說好話?就連和辰,也是心中吃驚,不過他當然高興,忙誇讚道:“丞相所言極是,那依丞相之見,該如何處理?”

上官無妄繼續道:“啟稟皇上,微臣以為如此處置比較合適。羅將軍此事自是有過,但過責也不算大,他畢竟還是想了起來,派人來補過,所以微臣以為處罰不需過重;但本著朝廷公義,此事也不可能就此無視,微臣建議皇上派出吏部官員,趕赴西州宣示,告知此事經過,警戒西州官吏,不可再犯同樣錯誤,再犯就要重懲了。這樣才可堵住悠悠眾口,以儆效尤。”

這個處置倒是有些不痛不癢,警告一下而已,和辰大喜,連忙同意:“就按丞相的意思辦吧。鄭淳。”

“微臣在!”

“就由鄭愛卿派人前往西州宣示,告誡西州軍民,此番羅建將軍疏於政事,理當懲處;但念及他對朝廷一片忠誠,再加上也確實有軍務緊急影響的緣故,所以此番隻做警示,不再有其他懲罰,望羅建將軍重視吏治,不再犯類似錯誤。”

“是,微臣領旨!”鄭淳恭敬應命,退入朝列。

這麼一番懲處,眾官都鬆了一口氣,即使是上官無妄一夥的,其實心裏也不希望上官無妄就此小題大做;畢竟羅建也是朝廷棟梁,手握重權,把他惹毛了可不是什麼好事。至於班飲等其他大臣,則多少有些出乎意料,難道他們都看錯了上官無妄不成?

此事暫告一個段落,於是皆大歡喜,眾官異口同聲,齊誇朝廷寬宏大量、天子聖明,又誇丞相知人善任、賞罰分明,朝議就在這一片讚美聲中結束了。

班飲滿腹疑惑,回到官邸,和馬春見麵,將今日朝議的種種事項,與馬春一一說了。馬春聽罷,完全出乎意料,也是頗感奇怪。當然,他不可能因為這一件事,就此改變了長期以來對上官無妄形成的防範心態,隻是心中不解其妙,更添了一些擔憂。

當即叫了一名從屬,囑予他快馬加鞭趕回西州,帶同一封書信,將此事速速通知趙因。馬春自家知自家事,他所長的是人際交往、監聽探查以及吏政管理,要論謀略和人心探識,他可不如趙因多矣,此事他想不通,趙因或許有其他見解。

此事暫告過去,馬春帶同剩下的三名親隨,留在京師,尋訪其他助力,以及那穆風的相關消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