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抗戰開始了(1 / 3)

十二月二十四日星期一

我還是想加快采訪的速度,隔了幾天又去了。

還是接著上次的談吧。我說,米芾是襄陽人,那裏該有米芾的故居或是什麼遺跡,有沒有去遊覽過。

張先生說,平時我們這些小夥計,是不能出門的,後來時間長了,也隻能在樊城前街轉轉。遠處沒去過,漢江對麵的襄陽去過,先生領上我們去的。襄陽這個地方,不光是米芾的故裏,也是孟浩然的故裏。關公水淹七軍,也是在襄陽。聽人說,襄陽城樓上,還有關公的安民告示,當時還信,現在想來是不可能的。

少年時看過《三國演義》,對三國時這一帶的曆史很熟悉。前些年,河南人跟湖北人相爭,諸葛亮是南陽人還是襄陽人,我關注過這個事兒。劉備三顧茅廬,是從新野出發,我看了地圖,新野離南陽和襄陽,差不多遠近。劉備在去隆中的路上,遇見博陵崔州平,念的詩是(說著寫下來):

蒼天如圓蓋,陸地如棋局。

世人分黑白,往來爭榮辱。

榮者自昂昂,辱者定碌碌。

南陽有隱者,高眠臥不足。

河南人說,這裏明明說的是“南陽”嘛。可湖北人說,還是這個《三國演義》上,說諸葛亮住的隆中這個地方(說著寫下來):

襄陽城西二十裏一帶,高崗枕流水。

實際上沒什麼爭頭,都對。漢朝的時候,南陽是個郡,郡是很大的行政區劃,襄陽隻是個縣,包括在南陽郡裏。說諸葛亮是南陽人沒錯,說是襄陽人也沒錯,隻要清楚南陽這個地理概念的曆史沿革就行了。

我們還去過峴山,離襄陽不遠,隆中就在山下,山上有塊墮淚碑,是紀念羊祜。羊祜也叫羊叔子,晉朝一位將軍,也是一位學者。

韓:上次你說抗戰開始後,你們的字號做不成了,就去了南漳,你還寫了《南漳武鎮的拉夫術》,說說抗戰開始後的事吧。

張:武漢失守後,樊城來了大量的國民黨部隊,是五戰區的,李宗仁的司令長官。

韓:我查過唐德剛寫的《李宗仁回憶錄》,樊城是五戰區司令長官部的駐地。武漢一九三八年十月失守,十一月李宗仁率司令長官部先撤退到棗陽,隨後就長期駐紮在樊城,這兒是指揮戰事最適宜的地點。駐在樊城,實際上就是駐在襄陽。不同的是,襄陽在漢江北岸,樊城在漢江南岸,安全些。樊城隻是個鎮,從區劃上說屬於襄陽。早在抗戰前幾年,蔣百裏研究抗戰開始後的守戰局勢時,寫過文章,說中日開戰後,中國隻要守住三陽——洛陽、襄陽、衡陽,就不會亡國,而且估計到,這三個地方都會發生大的戰事。後來果然如此。

張:我在樊城的時候,也聽先生們議論,說襄陽是通五省的要路口,自古乃兵家必爭之地。當時不知道李宗仁的司令長官部駐紮在樊城,但能感到樊城的抗日氣氛很濃,五戰區政治部的宣傳隊常在這兒演出。那首著名的抗日救亡歌曲,是什麼來?噢,《我的家在鬆花江上》,就是跟上宣傳隊學會的。

韓:什麼時候去的南漳?

張:先去的不是南漳,是宜城。從樊城坐船往南,大約二百裏就到了。那個時候,日本人的飛機炸樊城,生意做不成了,選青老就領著我們遷到宜城。宜城的字號,跟樊城的字號是聯號,一個東家。清朝時就是聯號。他們是當鋪,我們是錢莊,後來我們做了“陸成”,他們還是當鋪,這時他們的當鋪也開不成了,就改成了雜貨鋪。選青老從樊城撤出的時候,帶了一大筆錢,還是要做生意的。在宜城住了一段時間,沒什麼可做的,加上時局又緊了,宜城也待不住了,這才到的南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