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3章 明朝後妃(14)(2 / 3)

公元1582年,即萬曆十年,神宗封王氏為才人,不久又晉封王氏為恭妃。恭妃於這年八月,生下皇長子朱常洛(即光宗),但神宗對王恭妃母子並不喜愛,而是常把她冷落一旁。

時神宗寵愛鄭貴妃及鄭貴妃所生皇三子朱常詢,太後、皇後及廷臣們見鄭貴妃排斥皇長子,欲爭立己子為太子,遂堅持“有嫡立嫡,無嫡立長”的原則,終於1601年,即萬曆二十九年,立皇長子朱常洛為太子,然王恭妃的封號仍無變動。直到1605年,太子喜得長子,由於大臣們的連連上奏,神宗才晉封王恭妃為皇貴妃。在此之前,由於王氏獨自幽居,長期見不上兒子,終日悲傷、哭泣,以致雙目失明。

公元1611年,王貴妃病重,太子得訊急忙前去探望,時宮門緊閉,太子久叩始開,母子相見,悲慟非常,左右皆泣。不久王貴妃死,時年50歲,諡“溫肅皇貴妃”,葬於天壽山。其子光宗即位,然而他卻隻在位一個月便命歸黃泉,後由王貴妃之孫、光宗之子熹宗即位,追諡祖母王貴妃為“孝靖皇太後”,並將祖母遺體遷葬於定陵,與神宗合葬。

姓名:郭氏

生卒年:?~1613年

籍貫:明順天府(今北京市)

婚配:明光宗朱常洛

封號:皇後(追封)

諡號:孝元貞皇後

郭氏是博平伯郭維城之女,明光宗朱常洛皇後。

公元1601年,明神宗長子朱常洛被立為太子,冊封郭氏為太子妃。時年太子20歲,郭氏年齡18歲。郭氏婚後生有一女,然不久夭亡,以後再無生育。

公元1613年,郭妃去世,時年約30歲。時朱常洛雖為太子,因是宮女所生,其母王氏又失寵受冷落,太子妃郭氏亦沒有地位,故在郭氏死後一直停屍二年,也不築墓落葬。直到1615年,才開始選擇墓地,葬於泰陵之後的長嶺。後太子朱常洛即位為光宗,然僅做皇帝一個月,尚未來得及追封郭氏即死去。據說,朱常洛因連服兩粒“紅丸”藥而死。當時,神宗的貴妃鄭氏,為討好皇太子,便以朱常洛貪色之性,特意在宮中篩選了多名美女,送給朱常洛,讓其盡情享受,以此討好朱常洛。這樣,朱常洛則不分白天黑夜,終日與這些美女纏綿作樂。因其淫歡過度,數日後即癱軟臥床不起。然他在力不支體的情況下,仍連服春藥刺激壯陽,拚命與美女淫歡,終使他力竭病倒。一夜,朱常洛在病床上又要服用春藥,侍臣遂給他拿來一粒“紅丸”,然服用後沒有動靜,接著他又服一粒,這下“紅丸”藥力發作,使他一陣狂躁後,便兩眼直瞪,一命歸陰。朱常洛死,朝野震驚,議論紛紛,終釀成光宗朝“紅丸疑案”,並引起明末宮廷內十分激烈的黨派鬥爭。之後,雖將禦醫崔文升貶放出京,將鴻臚寺丞李可灼判處流放,然“紅丸案”仍未完全了結。

後光宗之子朱由校即位為熹帝,追封其父愛妃郭氏為皇後,並上諡號為“孝元貞皇後”。又將其遺體遷葬至光宗慶陵。

姓名:張嫣(小字寶珠)

生卒年:?~1644年

籍貫:明祥符(今河南開封)

婚配:明熹宗朱由校

封號:皇後

封後時間:公元1621年

尊號:懿安皇後

張嫣,體態柔美,聰明賢淑,知書達理,賢靜有謀。明熹宗朱由校皇後。

朱由校由光宗才人王氏所生,王氏受逼早逝,朱由校由奶媽客氏撫養長大。熹宗於16歲即位,當時客氏已34歲。客氏性淫不正,她這時仍同以前一樣,每晚陪伴熹宗同睡,並挑逗熹宗與她淫歡,熹宗曾封她為“奉聖夫人”。廷臣們見此影響不好,便商量盡快為熹宗選立皇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