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皇子在太監們的引導下,來到憲宗麵前,他依照母親的描述,一眼便認出了他的父親,跑著撲向憲宗的懷抱。皇子出生後,紀氏等人一直不敢給他剪頭發,讓他看起來像個女孩。憲宗緊緊地把皇兒摟在懷裏,望著他那幾乎拖在地上的長發,不禁悲喜交加,潸然淚下。他扳起皇兒的臉細細端詳,一邊流淚一邊說:“是我的兒子呀!長得像我!長得像我!”
這幾年,大臣們一直為皇上沒有皇子而憂心忡忡,不斷為此而上疏奏章。這年五月,乾清宮因雷擊發生了火災,大臣們認為這是上天對皇上沒有繼嗣的一個警告,便借此紛紛上奏,請求皇上為國家利益著想,趕快想辦法生皇子。憲宗閱過奏章,有些按捺不住了,就派司禮太監懷恩前往內閣,宣布:“皇上已有皇子,現已6歲!”大臣們莫名其妙、驚詫不已。等懷恩把原委講了,群臣這才恍然大悟,個個興奮不已。
隨後,憲宗頒詔天下,皇嗣有人,大臣們紛紛入朝祝賀,禮部送上已為皇子擬好的名字,憲宗看了總覺得不甚滿意,便親自為之取名“祐樘”。
萬貴妃聽到這些消息,如雷轟頂。她無論如何也沒想到宮中的妃嬪宮女和太監竟敢和她對著幹,更沒想到一個已經6歲的皇子像從地底下冒出來似的出現在麵前。她知道紀氏的存在對她是一大威脅,一旦紀氏的兒子即了帝位是不會輕饒了她的,她必須先發製人。
大學士商輅為人正直,做事穩健,他知道萬貴妃什麼事都能做得出來,他見憲宗將皇子留在宮中,而紀氏卻仍在安樂堂,他擔心紀氏的安全,也擔心皇子重蹈悼恭太子的覆轍。於是他率大臣上疏說:“皇子為國本之所在。著以貴妃保護,恩諭已出,教養之事仍以其生母紀氏主持為好。但現在皇子之母因病別居宮外,致使母子不能相見,於情於理,均有不妥。請皇上降旨,令紀氏就近居住,使之母子朝夕相見,以便教養。”憲宗欣然準奏,讓紀氏移居永壽宮並召見了她,兩人7年以後重見,相看有淚,無語凝噎。第二天,憲宗冊封紀氏為淑妃。從此,憲宗頻頻召見紀淑妃,與她飲酒作樂。
這年六月二十七日,紀淑妃在憲宗召她飲酒時,突然感到腹痛難忍,告病回宮。第二天,萬貴妃便派太醫院院使方賢、治中吳衡前去診治,不幾時紀淑妃就告薨。其時距憲宗召見皇子朱祐樘隻有42天。這件事又是萬貴妃的傑作,她首先指使人趁憲宗召紀淑妃飲酒之機在她的酒中下了毒,見沒有毒死,便又串通太醫借診治為名將她毒死。
消息傳來,舉朝震驚,多數人都能猜出一二。憲宗想派人調查,但又怕如果是萬貴妃所為不好收場,便息事寧人,說紀淑妃得急病而死,趕忙讓人埋葬了事。大臣們都是敢怒而不敢言。太監張敏聽到紀淑妃的死,心中已經明白了大半,自己撫養皇子的事已經人人皆知,自知不保,吞金而死。
紀淑妃死時,朱祜樘年僅6歲,但幾年來他所處的險惡環境使他體味到了較深的人生艱難,對萬貴妃充滿了憤怒,當他聽到母親的不幸後,“哀默如成人”。這年十一月,他被明憲宗冊立為皇太子。
周太後深知萬貴妃的手段毒辣,她看到憲宗經常無暇顧及年幼的太子朱祐樘,擔心太子也遭到萬貴妃的毒手。便親自把太子接入自己所在的仁壽宮中撫育,飲食起居,照顧得無微不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