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2章 遼代後妃(1)(3 / 3)

述律平真正喜歡的兒子是德光和李胡。德光精於騎射,很有些政治才幹。尤其在軍事上頗多成就,20歲出頭被任命為“天下兵馬大元帥”。阿保機每次出征都把他帶在身邊,攻克平州,迫降胡遜奚,南掠鎮、定,西取回鶻單於城,東平渤海,破達盧古部,皆所向有功,在最高統治集團中實際已成了僅次於父母的重要角色,掌握了兵馬大權。兩個哥哥或文或武都有些建樹,老三李胡可就表現得太沒出息了,他徒然長就一副高大魁梧的身軀,生就如牛似熊的一身蠻勁,卻是文無韜,武無略,隻有一股殘忍暴虐的壞脾氣,平時稍不如意就遷怒於人,在人臉上黥麵刺字,若大動起肝火來,非要把人活生生拋入水中火中,或剝皮抽筋才肯消氣。他的殘暴在契丹貴族中是出了名的,人人都畏而遠之,不敢同他打交道,生怕稍不小心惹惱了他,招來橫禍。然而述律平卻像喜歡德光一樣溺愛他,處處事事讓著他、護著他,不但從來沒有對他的殘忍暴虐稍做訓戒,而且還在德光死後想把他也扶立為皇帝。原因是,述律平本身也有凶殘橫暴的一麵。

阿保機死去不久,述律平就露出了凶殘橫暴的一麵。她借口捎信給先帝,把各族酋長一個個砍了腦袋。此後,隻要哪一個人被她看不順眼,她說一句“去給我捎信給先帝”,就會把那人送到阿保機墓前殺掉,就連她弟弟敵魯的妻子,也稀裏糊塗地成了她的刀下鬼,至死都不知道自己犯的到底是什麼罪。最後,述律平的屠刀揮到漢人趙思溫頭上。趙思溫原是幽州軍閥劉仁恭手下的將領,膂力超群,作戰勇猛。投降遼朝後,屢建戰功,極受阿保機賞識,授為漢軍都團練使。這次不知怎的,得罪了述律平。述律平在上朝時突然命他捎信給阿保機,要殺掉他。趙思溫到底在中原官場上混過多年,還有點智謀,不甘平白受死,就站在堂上不肯上路。述律平問:“你侍奉先帝極為親近,為什麼不去!”趙思溫回答道:“若說與先帝親近,有誰能比得上太後您呢?太後若能先行,臣一定隨後跟上。”這話一下子把述律平問住了。當著滿朝文武的麵,她愣了半晌,隻好說:“我不是不想從先帝於地下,隻因兒子們還幼弱,國家無主,一時不能前去而已,但我也一定會有所表示的!”說罷,抽出腰刀,把好端端的右手砍了下來,派人送到了阿保機墓中。趙思溫竟奇跡般地幸免於難。述律平萬萬沒有想到,她舉起的屠刀竟落到了自己的手上。為了紀念那隻右手,表彰自己義殉丈夫的節烈壯舉,她專門在上京建了座義節寺,寺中建了座斷腕樓,並且樹碑紀頌。從此她便得了個“斷腕太後”的綽號。

不論她是出於政治目的還是真的喪心病狂,在她臨朝的一年多時間裏,她殺掉了權臣大將百餘人,從而鞏固了遼國政權。之後,她又知過必改,識才善用,團結任用了不少賢能之士,又從另一角度大大加強了遼國政權建設。

在述律平臨朝稱製的一年多裏,她通過連殺帶關,把自己認為的所謂異己全部清除之後,她又開始著手廢長立次的計劃。圖欲深知述律平決心另立德光的意圖,就主動提出了讓位請求,但述律平仍要擺出一副公正無私的姿態,利用傳統選汗的習慣,通過民主推舉的形式立耶律德光為皇帝,尊號“嗣聖皇帝”,是為遼太宗,述律平尊號“應天皇太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