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相貌一般,秉性恭儉,老實端莊,並不討風流倜儻的趙佶喜歡。雖然她對正得寵的鄭、王二妃委曲求全,持平相待,但仍然樹大招風,成了一些別有用心的人說三道四的攻訐對象。
大宦官楊戩就公然造謠,誣告她有曖昧不檢的行為。而昏聵的趙佶竟信以為真,命刑部侍郎周鼎設秘獄追查,結果查來查去,毫無根據。可憐王氏貴為皇後,遭此奇恥大辱,尚且忍氣吞聲,在趙佶麵前隻字不提。
趙佶自知理虧,動了惻隱之心,不由憐愛了幾分。
公元1108年,王氏病死,年僅25歲。初諡靖和,後改諡惠恭。葬於裕陵之側。
姓名:鄭氏
生卒年:公元1079~1130年
籍貫:北宋開封
婚配:北宋徽宗趙佶
封號:皇後
封後時間:公元1110年
尊號:道君太上皇後(又稱“寧德皇後”)
諡號:顯肅皇後
直省官鄭紳之女鄭氏,初入宮服侍向太後,因聰敏伶俐,喜愛讀書,又頗善言辭,故在向太後所居的慈德宮成了押班侍女(即侍女領班)。端王趙佶每天到慈德宮問安起居,鄭氏曲意奉承,無微不至。風流倜儻的趙佶見鄭氏漂亮,又對人十分親熱,同樣也心生愛慕,於是眉挑目語,彼此都情意盎然。向太後也看出了些眉目,在趙佶即位前,索性成人之美,將鄭氏賜給了他。從此大受寵愛,實際地位遠遠超過了皇後王氏。
鄭氏不僅容止雅麗,秀外慧中,而且自入宮以後,很愛讀書,以有才氣著稱,給皇帝的章表都是她自己捉刀命筆,無不字體雋秀、文辭藻麗。趙佶自命儒雅,對才貌雙全的女子也格外欣賞,他還經常寫些情詞豔曲賜給鄭氏,鄭氏也每每和韻酬答,兩人的這種作品傳到宮外,人們競相傳唱。鄭氏的地位很快提升,幾個月間就從賢妃晉封為淑妃,又晉封為貴妃,公元1110年正位中宮,成了皇後。
鄭氏之受寵,不僅僅在於她長得好有才氣,還在於她善於揣摩逢迎趙佶的心思。在趙佶麵前她刻意修飾,擺出謙虛端謹的姿態。
冊為皇後時,有司要給她製作一套新的冠服,她推辭說:如今國用不足,財政有困難,製作新冠,費用很多,請求把當貴妃時用的舊冠改製一下就行了。還請求罷除黃麾仗、小駕鹵簿等儀仗。
起先她因出身卑微,很想在朝臣中找個依靠,抬高自己的地位。可巧有個叫鄭居中的開封人剛考中進士,當了都官禮部員外郎,本來他與鄭氏娘家沒有絲毫血緣關係,隻是同姓而已,但他基於與鄭氏相同的目的,到處自稱是鄭氏的叔伯兄弟。鄭氏默認,並且向趙佶竭力引薦,很快鄭居中升為同知樞密院事。此時,鄭氏已寵冠後宮,不再需要鄭居中當靠山了,又生怕他在朝廷激烈的政治鬥爭中連累自己,就按照親信宦官黃經臣的計策,向趙佶奏道:“外戚不應參預國政,陛下一定想用居中,那就降低妾的封號吧。”於是鄭居中被罷為資政殿學士、中太一宮使兼侍讀。到大觀四年,鄭居中因與蔡京勾心鬥角,一度得到趙佶的賞識,晉升為知樞密院事,蔡京罷相後,鄭居中巴望著當宰相,趙佶察覺其意有些不太高興。這時鄭氏剛剛當了皇後,便對趙佶說:“妾回娘家省親,見居中與父親相往來,人們都說他在招權市賄,應該加以禁絕,並允許禦史彈劾。”結果,鄭居中宰相沒當上,反而被罷為觀文殿學士。
任何後妃,無論她怎樣得寵,守著趙佶這樣一個輕佻浮浪的君主,都不可能得到專寵的待遇。趙佶愛戀的女子無數,都各領風騷,擅一時之寵。對此,鄭氏不僅不予幹涉,還多方為趙佶提供方便,趙佶自然對她更加滿意。至於趙佶在政治上的昏聵荒唐,鄭氏更是聽之任之。像這樣一個善解人意的皇後,趙佶即使負心多寵,也不會冷落她的,所以鄭氏的位子坐得穩穩當當,從來沒有過半點動搖。
公元1125年冬,金兵南犯,北宋危在旦夕,趙佶禪位於太子趙桓,被尊為教主道君太上皇帝,退居龍德宮,鄭氏被尊為道君太上皇後,遷居擷景西園。
公元1126年正月,金兵攻陷濬州(今河南滑縣東北),渡過黃河。當年閏十一月二十五日,金兵攻破汴京。翌年二月六日,金兵廢掉趙佶、趙桓兩個皇帝,並憑借宦官鄧述開列的名單,把皇子、皇孫、後妃、公主、外戚大臣等共3千多人全部扣押起來,要解往金國,鄭氏的父親鄭紳也在押。鄭氏不願意父親受自己連累,找到金帥粘罕,乞求道:“臣妾有罪,自該隨上皇北遷。但臣的家屬未嚐幹預朝政,敢請元帥開恩留下。”粘罕點了點頭,果然派人把鄭紳送回了城中。金將對鄭紳說:“你女兒很會說話,進退有法,容止雅麗,所以元帥才特別開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