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國·荊南
姓名:張氏
生卒年:不詳
籍貫:不詳
婚配:荊南武信王高季興
封號:季興夫人
子女:一子高從海
高季興年少的時候曾是汴州賈人李讓的家僮,後來他投到朱溫的手下。
朱溫稱帝建後梁,季興仕為宋州刺史、荊南節度使。後割據荊南,史稱荊南國。後唐莊宗李存勖時,封南平王,因此荊南又稱南平。
張氏初為高季興愛姬,因張氏貌美、聰明伶俐、又善解人意,故季興每堅甲行軍,都必攜張氏隨同。後張氏在軍營生下兒子高從海,張氏被晉為季興夫人。後季興卒,從海襲位為南平王(卒諡為“文獻王”),後張氏死於何年不詳。
十國·吳越
姓名:吳氏
生卒年:公元857~918年
籍貫:唐末安國(今河北省安國)
婚配:吳越武肅王錢鏐
封號:夫人
諡號:莊穆
吳氏閨門整肅,知書明德,孝慈盡禮。錢鏐少以販私鹽為生,不治產業。時錢家向吳家提親,吳氏父吳仲忻不同意這門親事。然吳氏伯父見錢鏐舉止大方、一表人才,將來一定會成就事業。於是從中勸說,將侄女吳氏嫁給了錢鏐。
錢鏐的性情比較急躁,處事也不講情麵,較冷酷。吳氏就常常和顏婉辭相勸,終使錢鏐急性有改,二人感情也得到了進一步的加深。
公元902年,即唐昭宗天複二年,錢鏐受封越王,天祐元年,又受封吳王。後梁太祖開平元年,再受封吳越王。後自稱為吳越國王。吳氏因才德、容貌俱佳,深得錢鏐寵愛,曾先後被封為燕、晉二國夫人,後又被封為吳越國正德夫人,有子十三人。
吳夫人死於公元918年,諡號“莊穆”。
姓名:吳漢月
生卒年:公元913~952年
籍貫:五代時錢塘(今杭州)
婚配:吳越國主文穆王錢元瓘
封號:吳越國順德太夫人
諡號:恭懿
吳夫人是中直指揮使吳珂之女。吳氏自幼入宮,以婉淑侍錢元瓘,得寵,生錢元瓘第九子錢俶(初名弘俶,字文德)。時錢元瓘年43歲,吳氏年17歲。
吳氏善鼓琴,性慈惠、儉約,頗喜黃老之學,並常穿道士之服。元瓘襲封吳越國王(文穆王)後,吳氏每聞國王議決重刑,則必顰蹙而懇勸王仁恕節刑;每聞母家有權授升遷之事,則必出阻止。
公元949年,即後漢隱帝乾祐二年吳氏被封為吳越國順德太夫人。公元952年,吳氏卒,葬錢塘(今杭州)慈雲嶺施家坡,諡號“恭懿”。
姓名:孫太真
生卒年:?~976年
籍貫:五代時錢塘(今杭州)
婚配:吳越忠懿王錢弘俶
封號:妃
孫太真,知靜海軍節度使、泰寧軍節度使孫承祐姐姐。吳越文穆王第九子忠懿王錢俶(初名弘俶)妃子。
孫氏聰敏過人,自幼喜好讀書,尤喜《論語》,通《毛詩》。因其才色俱佳,應選入宮,得寵,被忠懿王冊立為妃。孫氏性仁德、賢淑,十分節儉,從不奢華。在宮中除盛典、宴請、會客外,皆不粉飾盛裝。忠懿王率師出征,孫妃對出征將領十分關心,曾安排內侍及時撫慰其家屬。忠懿王對孫妃所作所為讚不絕口,並封其為吳越國賢德夫人。
後錢俶向宋太祖稱臣,並於公元976年,與賢德夫人一起入宋都開封朝拜宋帝,宋帝封賢德夫人為吳越國王妃。於宋太祖開寶九年,孫妃回國後不久便病卒。
十國·北漢
姓名:郭皇後
生卒年:?~968年
婚配:北漢睿宗劉鈞
封號:皇後
郭氏貌美、聰慧,初嫁北漢創建者世祖劉旻次子劉承鈞為妻。
公元945年,劉旻兵敗高平,後憂憤而卒,由其子劉承鈞繼位為睿宗(從此更名為劉鈞),遂冊立郭氏為皇後。
郭後沒有生育,先後收養二子:一子本姓薛,時取名為劉繼恩;一子本姓何,收養後取名為劉繼元。
劉繼元娶妻段氏女,段氏與郭後有隙不和。後段氏患病,不久即死。繼元對郭後懷恨,認為段氏是由郭後所殺。
公元968年,即睿宗天會十二年,睿宗劉鈞死,由收養長子劉繼恩繼位為少帝,少帝在位僅六十餘日,即被供奉官侯霸榮所殺,遂由劉繼元嗣位為英武帝。繼元為人殘忍,嗣位後遂令嬖臣將正在守喪於睿宗靈前的郭後縊死,又將劉氏子孫全部滅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