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威心裏也在惦念著老朋友的女兒,正在尋找符氏的下落。這時軍士來報,說符氏女正在廳堂上坐著,郭威不禁大喜,馬上過來了。見到符氏,乃稱讚說:“這個小女在白刃亂軍之際能保全下來,真是非常之人呀!”郭威馬上派人備車,將符氏送歸魏王符彥卿,讓他們父女團圓。
符氏母親思想比較古板,以為好女不嫁二家郎,女兒既然守了寡,就該去當尼姑。但女兒可不是這麼想,她說:“死生有命,我大難不死,本該好好活著,為什麼要髡首跣足苟且偷生呢?我不當尼姑。”郭威本來對符氏印象極佳,後來又聽說她堅決不出家為尼,更是對這位老朋友的女兒讚美不絕,說:“此姑娘正該為天下之母呀!”
郭威的養子柴榮這時正在澶淵(今河南濮陽)為鎮將,郭威乃對好友符彥卿提親,希望他能將女兒嫁給柴榮為兒媳婦。彥卿當然同意。於是一拍即合。很快,花轎就把新娘抬到了澶淵軍中,柴榮排列儀仗迎接,在軍中舉行了盛大的婚禮。簡單地拜堂之後,柴榮在眾人簇擁之下進入洞房。揭開新娘頭上的紅巾,符氏含羞帶笑,含情脈脈,使在軍伍中苦熬了多年的柴榮魂飛魄散,他從來沒碰到過這樣端莊美麗的大家閨秀,雖然他早已結過婚。
符氏性格隨和,很有教養,而柴榮出身軍伍,性格粗暴,雖然對妻子百般存慰,但對部下免不了打罵嗬斥。符氏對柴榮體貼備至,每遇到柴榮對軍士發脾氣時,總是從旁邊勸柴榮息怒,為軍士打圓場。這使柴榮對這位妻子更加敬重了。
公元955年,到柴榮繼郭威當皇帝之時,符氏被冊封為皇後。柴榮的結發夫人劉氏早已死於劉承祐刀下。
柴榮即位當皇帝後仍然馬不停蹄四處征討,南征北戰,皇後常勸諫他保重身體,言詞極為誠懇,使柴榮極為感動。有一次世宗親征淮南。皇後堅決要求跟隨同去,由於在南方久冒炎暑,結果染病在身。為了不耽誤戰事,她強忍病痛,辭別丈夫北歸。但回到京師後,病情反而加劇了。公元955年夏,竟於汴梁(今河南開封)滋德殿病逝,時年僅26歲。
世宗對皇後之死十分悲傷。回京後,給皇後上諡號叫“宣懿”。安葬於新鄭,其陵墓叫“懿陵”。
十國·南唐
姓名:宋福金
生卒年:?~945年
籍貫:唐末江夏(今湖北武昌)
婚配:南唐烈祖李昪
封號:皇後
封後時間:公元937年
子女:三子李璟(即元宗)、景遷、景達
宋氏小字福金,生於書香門第,父親宋韞。因唐末戰亂四起,父母雙亡,後被吳國昪州刺史王戎領回家收養。王戎的女兒王氏隻比福金年長1歲,二人自小廝纏在一起,十分友善,長大後二人也形影不離。王氏待福金猶如自己的親妹妹。
吳國掌握政權的大將軍徐溫為其養子徐知誥聘親,指名要王戎的女兒王氏。徐溫權勢顯赫,徐知誥也領有重兵,王戎哪敢不依,女兒也隻得聽命。但是,這事卻急壞了宋福金,她和王氏女從未分離,王氏女也舍不得與福金分開。還是王戎有主意,幹脆讓宋福金作為婢女隨女兒一同去徐家。果然,女兒和福金二人都很滿意。
徐知誥卻與王戎的想法不同,他見宋福金有大家閨秀的氣質,覺得不能虧待她讓她做丫頭,且福金和王氏本來就有姐妹之誼。於是,幹脆作為妾把她和王氏二人一同娶來。果然,王氏和宋福金都沒有意見,於是歡天喜地地結了婚。
福金在徐家表現得極有婦道,對丈夫和正室王氏都謙讓有禮,對公婆也很溫順。不久,福金懷孕了,這可喜壞了徐知誥和正室王氏,一家人都很高興。十個月過後,宋福金生下一個男孩,這就是以後當了皇帝的李璟。母因子貴,宋福金在家中的地位也大大提高了。
後來王氏因病不幸早死,福金痛失一位好姐姐。王氏死後,徐溫命令徐知誥將宋福金扶正。隨著徐知誥地位的不斷上升,宋福金亦得晉封為廣平郡君,又晉封為晉國君,成了一個貴夫人。
生了李璟之後,宋福金在以後數年間又喜得二子,即景遷和景達。這兩個兒子以後都成了南唐王朝的頂梁柱。
福金雖然貴幸無比,但仍然相當謙虛。她治家有方,處事謹慎,從來不妄言亂笑。徐知誥每有大事,常常和夫人商量。當領有吳國重兵的徐溫在金陵(今江蘇南京)病死的時候,徐知誥十分悲痛,想從自己駐兵之地的吳都(今江蘇揚州)到金陵奔喪。此時,宋福金進諫道:“忠孝當然重要,現在養父病死,你盡忠盡孝本是應該。不過,揚州是吳都所在,你手握吳國政柄,如果離去,則太阿倒執,柄不在我,你將後悔終身。”一番話,說得徐知誥恍然大悟。於是,知誥隻派他人去金陵為養父料理喪事,自己則留在廣陵,進行篡奪吳國王位的準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