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8章 五代十國後妃(4)(3 / 3)

就在此時,河東節度使石敬瑭也效法李從珂,在太原發動兵變,並借助契丹軍隊,攻破了洛陽。劉氏同李從珂派兵抵抗,軍士根本不聽指揮,夫婦二人無奈雙雙自焚絕命。

五代·後晉

姓名:李氏

生卒年:?~950年

婚配:後晉高祖石敬瑭

封號:皇後

後唐明宗李嗣源第三女李氏,生得清秀嫵媚,不但溫良仁讓,而且聰明能幹,深為李嗣源鍾愛。長至二八佳齡,出落得亭亭玉立,明德賢馨。時石敬瑭助李嗣源稱帝(即明宗),明宗極為器重他,因而將愛女下嫁,招之為婿。自從龍鳳配對後,小夫妻備極歡娛,恩愛非常。石敬瑭不但對妻子言聽計從,對嶽父大人也更加盡心賣力。

公元926年,李嗣源稱帝後,封賞功臣宗室。這時石敬瑭既是明宗的功臣,又是明宗的女婿,身兼太原尹、北京留守及河東節度使三職,握有兵權,地位顯赫。隨著女婿地位的不斷提高,李嗣源考慮給女兒李氏以相應的封號,因此於公元928年下詔將她封為魏國公主。

隨著丈夫石敬瑭在太原的勢力日漸強大,李氏的地位也漸漸提高。一方麵,李嗣源要利用她來牽製石敬瑭;另一方麵,石敬瑭羽翼未豐,也要依靠她掌握後唐朝廷的機密和爭取李嗣源的信任。在這樣的處境中,李氏既要對丈夫盡誠,又要對父皇盡孝心,既要成為賢良的妻子,又要做一個孝順的女兒。在石敬瑭的軍府中,她為丈夫出謀劃策,幫助丈夫處理軍機要務,一旦遇變,石敬瑭便派她前往朝廷探聽風聲,並說服李嗣源消除疑忌。在後唐朝廷中,她貴為公主,又是要鎮守將石敬瑭的妻子,地位舉足輕重,李嗣源對她寵若珍碧,每當風吹草動,便召她入朝,了解石敬瑭的動靜,設法限製石敬瑭勢力的發展。

魏國公主十分理解丈夫的遠大誌向,從內心支持丈夫建立帝業的理想,隻不過年邁的父皇尚未駕崩,她不願看到生身父母成為階下囚的慘景,因而多方勸阻石敬瑭的篡位行為;石敬瑭苦於實力不夠強大,也樂得聽取妻子的忠告。但時過不久,李嗣源便一命嗚呼了,後唐閔帝李從厚繼位。李從厚與魏國公主不是同胞兄妹,相互感情不深,隻因他繼位後,對魏國公主的生母曹皇後備加尊敬,冊贈曹皇後為曹太後,才博得這位妹妹的好感。曹太後對女婿石敬瑭的野心早有覺察,從家本位觀念出發,她召回女兒魏國公主,並召見女婿石敬瑭,要他們聽從李從厚詔諭,共保後唐江山。但李從厚優柔寡斷,朝政全由樞密使朱弘昭、馮贇把持,朱、馮排除異己,濫施賞罰,眾皆側目而不敢言語。於是,李嗣源養子潞王李從珂在鳳翔起兵,攻占洛陽。李從厚率領從騎50人逃往太原投靠妹夫石敬瑭,希望得到魏國公主的庇護。遺憾的是魏國公主不願出麵,石敬瑭還派人在衛州(今河南汲縣)將其隨從全部殺死,使李從厚如一隻孤獸在途中被人縊死。李從厚死後,李從珂在洛陽稱帝為後唐末帝,亦尊曹皇後為太後。這時,後唐朝廷一片混亂,驕兵悍將紛紛邀功請賞,朝廷對百姓敲骨吸髓,造成了民怨沸騰、上下離心的局麵。石敬瑭加緊了篡奪皇位的進程。李從珂對石敬瑭懷有戒心,但無力控製,隻好采取養父李嗣源的辦法,增封加賞,以圖安寧。因而,後唐清泰二年(935年),魏國公主又被晉封為晉國長公主,益發成為後唐朝廷與藩鎮石敬瑭之間的焦點人物。

與李從厚相比,李從珂僅是李嗣源的養子,與魏國公主關係更加疏遠,雖然他送去了晉國長公主的美號,但也打動不了這位皇妹的慈悲之心。與此同時,石敬瑭已加緊了篡奪帝位的步伐,他要妻子接受晉國長公主的封號,常去朝廷周旋,設法穩住李從珂,自己則與北方契丹貴族相勾結,準備利用契丹軍隊起兵。不料李從珂提前發難,他借石敬瑭未上朝賀壽為由,指責石敬瑭有謀反之心,使晉國長公主無言以對。同時,他與侍臣密商製服石敬瑭之策,打算與契丹人和親,歲輸錢財10餘萬緡,以爭取契丹,斷絕石敬瑭後援,並準備下詔強迫石敬瑭移駐他鎮。晉國長公主借賀壽之機,通過生母曹太後近侍摸清了李從珂的底細,返回太原,便向丈夫彙報了所見所聞,石敬瑭隻好於匆忙中舉起了反叛大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