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
三摘猶自可,摘絕抱蔓歸。
這是在追悼長兄李弘時,對母後提出的哀怨的控訴。
儀鳳四年五月的一天夜裏,明崇儼深夜出宮,在回家的路上,突然遇刺身亡。
武後和高宗立即責令大理寺迅速破案,但幾經折騰,還是無法找到凶手及指使人。
武後懷疑刺客必是太子賢派去的,當時許多人都認為暗殺明崇儼的凶手就藏在東宮。
武後再也不能容忍李賢了。指使人向高宗告發太子賢生活靡亂,好聲色,與戶奴趙道生等人發生同性戀的不正常關係,而且還有叛逆的企圖。高宗立即命宰相薛元紹、斐炎和禦史大夫高智周審理此案,搜查東宮。竟在馬廄裏搜出了數百套武器。趙道生也被迫承認明崇儼是他受太子指使殺的。
高宗素愛太子賢,想寬恕他。但武後竟執意要依法從事,說:“身為太子,陰謀造反,天地所不容。應當大義滅親,決不可原諒他。”
公元680年,太子賢被廢為庶人,押回京師幽禁起來。不久遷往巴州。公元684年,在廢中宗李顯的三天後,武後派人去巴州將李賢殺死。
李賢一案牽連了很多人。李賢的一批黨羽被殺,宰相兼左庶子張大安等10餘人被流放,唐宗室子孫也有許多受牽連。李賢的3個兒子光順、守禮、守義都被幽禁宮中。守禮一直活到唐玄宗開元末年,由於長期幽禁,身患風濕病,傳說能預知晴雨。
武則天作為母親,對自己的親生骨肉竟如此殘忍,這除了“女皇”的誘惑外,據說還因李賢不是武後親生的,而是其姐韓國夫人所生。
武士彠和楊氏所生的3個女兒都有殊容,大女兒嫁賀蘭越石,生下一子一女便早早地守寡了。永徽年間,武則天入宮為昭儀,她以大姨子身份攜女兒出入後宮,得到高宗的暗寵,封為韓國夫人。女兒賀蘭氏同母親和武後一樣,姿色豔麗,更令高宗神魂顛倒,急忙封她為魏國夫人,想著納為妃,武則天得知,醋性大發,妒火難忍。乾封元年封禪後,趁武惟良、武懷運以嶽牧身份參加封禪又跟隨回京師之際,在武惟良所獻食物中放入毒藥,毒殺了魏國夫人。又嫁禍於武惟良兄弟,把他倆處死。一箭雙雕,既除了在宮中和她爭寵的外甥女,又宣泄了對從小欺淩自己孤女寡母的兩個堂兄的私憤。
公元654年底,韓國夫人忽覺自己懷孕,即將臨產。這可難壞了皇帝和韓國夫人這對偷情人。恰在這時,武後在去拜謁昭陵的路上不足月小產,孩子夭折。於是好事者為這事做了巧妙的安排,以姐姐的私生子頂替妹妹小產夭折的孩子。武則天覺得當時她的地位還不穩固,多一個兒子將使她在後宮的地位更加優越,何況那時王皇後、蕭淑妃還在。所以這個頂替的私生子可能就是李賢。當然,誰為此事張羅以及這事真假與否,現今還是個謎。
無論李賢是否嫡生,武後決不容忍任何阻礙她君臨天下的勢力,這一點是明確的。以此看來,李賢的死也就勢屬必然了。
公元683年八月,李賢被廢的第二天,冊立英王李顯為太子,同時改元為永隆。十二月,56歲的唐高宗突然病逝,臨終遺囑太子顯即帝位,並召來侍中裴炎,要他忠心輔佐太子,國家大事聽從天後裁決。
李顯在靈柩前即帝位,號中宗,尊天後為皇太後,以裴炎為中書令。同時冊太子妃韋氏為皇後。
但在翌年二月,繼位不足兩個月的唐中宗竟被廢為廬陵王,幽禁於深宮。改由他四弟雍王李旦繼帝位,這就是唐睿宗。為什麼會走馬燈似地換了一朝天子呢?
原來中宗即位後,打算升遷嶽父韋玄貞當宰相,並授給乳母的兒子一個五品官。這時,韋玄貞剛從普州參軍提為豫州刺史,又要拜侍中,這件事確有不妥。中書令裴炎斷然拒絕了中宗的提議。這使中宗十分氣惱,便擺出天子的架子說:“朕為天子,我要把天下都送給韋玄貞,又有什麼不可,何況一個侍中呢!”
不料想,武太後竟得知了,太後馬上召集百官到乾元殿,裴炎和中書侍郎劉褘之、羽林將軍程務挺、張虔勳帶兵入宮,戒備森嚴。裴炎以莊嚴的態度,宣讀太後敕令:“廢中宗為廬陵王。”
中宗愣愣地站在禦座前,大聲叫道:“我有什麼罪?”
“你要把天下讓給韋玄貞,這還不算是大罪嗎?”
太後冷酷的聲音,像一把匕首刺向中宗。一句氣話竟使李顯離開了皇位。
唐高宗去世和唐中宗被廢,是武則天政治曆史過程中的界碑,從此開始了她真正“聖衷獨斷”的武則天時代,史稱“則天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