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自己的小屋(1 / 3)

工作壓力、精神緊張——好像天地間所有的‘高智商生命體’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都需要通過‘放鬆神經’、‘舒緩心情’的方法來抑製這種精神上的‘病症’。一個寬鬆、安逸的環境對於所有‘生命體’來說,都是不可或缺、十分有益的。

這點對於高智商的‘機器人類’來說,好像也是需要擁有的生活條件。於是,在‘機器人類’發展的曆史長河中,發源於‘本性’的生理需求促成了無數次的罷工‘工潮’,引發了無數次的混亂和內戰。在‘安久必亂、亂久必安’的自然規律轄製下,一個個彪炳史冊的‘草莽英雄’橫空出世,一位位可圈可點的‘安邦智囊’降臨人間。

隨著一台台‘鐵腕總統’的登台和謝幕,隨著一代代政權的覆滅和更生,世間的芸芸眾生通過痛苦的反抗鬥爭,催生出逐步完善的法律製度,機器人大眾利用手中的‘投票權’,換來了原本就應該得到的切身權益。

所以,他們那個時代的各國法律也都規定了:人人都有工作和學習的機會,人人都有休息和娛樂的權利,每個人的私有財產和個人空間不得侵犯……等等。

所以,就產生了公休假、獎勵假和法定休息日,誕生了‘十六小時工作製’和‘勞工權益法’。由此衍生出的油吧、公園、劇院、迪廳……遍布於市內的大街小巷,采購廣場、比賽中心的規模一個比一個大。不管是在繁忙喧囂的大街上,還是在機器轟鳴的建築裏,豐富多彩的生活內容充滿了機器人世界裏的每一個角落。

夜幕中,大街上漸漸安靜下來。

深夜,李小三從醫院下班後,沿著醫院門前的大街向西走兩公裏多後往北拐,順著一條小巷向北走約一公裏,然後沿著高架橋下的一段土路往西北再走三公裏後,就回到了他位於一個垃圾堆放場旁邊的‘溫馨小屋’。這麼遠的路,對於機器人來說根本就不是什麼問題,在李小三的思維裏,這個垃圾場‘離他上班的醫院很近,就在醫院後邊不遠的地方’。

這個垃圾場其實隻是個臨時的堆放場,麵積不是很大,位於‘下海市鍍金區銅管群座’的北麵,僅有區區數十座垃圾山而已。在垃圾場四周的空閑地帶,零星散落著一些各式各樣的小屋,裏麵居住著一些有著各種各樣理由需要住在這裏的人。

李小三的小屋,對於機器人來說還是顯得小了點兒,一百多平米的麵積被鐵板隔成了裏、外兩間,而且外間的麵積很大、裏間卻很小。屋子對外有一道大門,大門上還留有一扇小門,這個小門就是供李小三平時進出時用的。除了這扇門以外,整個房子都沒留窗戶,這一是因為機器人並不十分需要陽光;二是這附近的治安不好,比較亂。所以這房子造的足夠結實,牆體和頂板都是用三十公分的厚鋼板焊成的,是李小三用從‘拆船廠’買來的船板廢料、在一幫朋友的幫助下,整整幹了兩天才建成的。

之所以把屋子搞得跟坦克似的,是因為這附近經常有成群結隊的‘退休機器人’和‘報廢機器人’出沒無常。他們不但在這地方翻找零件、收集廢品拿去賣錢,還常常幹些順手牽羊、入室搶劫的‘不良事件’,弄得警笛聲經常在這附近鳴響,讓這裏的住戶們提心吊膽的、時刻保持著戒備心態。

正是因為這種原因,李小三在門上加裝了兩套‘密紋識別保險鎖’,門後還掛著一隻供‘應急’時使用的‘高壓激光槍’,屋子四角還安裝了監視外麵情況的影像雷達係統。

李小三進入房間後,背後的小門即自動閉合鎖上了。他在屋子裏環視了一遍,沒有發現‘被入侵過’的跡象。在啟動了‘室外監控係統’後,就走到裏麵的小房間裏,打開那台從垃圾堆裏‘淘’來的充電器,充電器上發出的激光束立即照射在他身上、並自動跟蹤著他來回移動的身軀,通過激光產生的‘離子通道’向他身體內部的電池充電——這是他內核的‘應急備用’電源係統所需要的。接著,他來到那部從廢料堆裏揀來的、時不時要踢上一腳才能用的‘能量灌裝機’前,將高壓蛇管聯通到大腿上,加滿了‘複合能量劑’——這是供他‘推進引擎’使用的能源。

然後李小三來到那個鏽跡斑駁、同樣來自廢料堆的保險櫃前,從櫃子裏取出一粒‘細胞修複劑’塞進了肚臍裏——那裏其實隻是一個‘藥劑加注口’而已。

接著,他打開了同樣是從垃圾堆裏撿回來的、常常需要掄上一拳才能繼續的‘高級視聽組合’,虛擬在屋子中央的三維影像裏立即放映出他最喜歡的‘強驢組合’的演出場景。

他這屋裏的東西大都是從垃圾堆裏淘回來的‘寶貝’,還有些是醫院配給的、朋友贈送的……真正是自己花錢買來的則少之又少。這是他的生活原則:東西隻要能用,幹嘛要扔了換新的?

李小三倒身躺在鐵床上,一邊聽著‘強驢們’製造出來的‘動聽’噪音、一邊品味著‘細胞修複劑’在體內浸潤擴散的快感。

他審視著自己虛擬屏上的‘演出票’,回味著今天的各種得失。雖然一下兒就損失了六天‘批假權’,但暫時躲過了職業生涯中的一場劫難;雖然出了一次交通事故,但汲取了印象深刻的教訓,還結交了一位朋友……

正當李小三望著屏幕思緒萬千時,一陣由遠及近的履帶滾動聲將他的意識拉了回來——那履帶發出的聲響他太熟悉了:

“老護士下班回來了!”

李小三關閉了‘視聽組合’,抬頭望著大門方向。

使地麵都跟著顫抖的沉重履帶聲在小屋前嘎然而止,那扇大鐵門“轟轟隆隆”地打開後,一台體形壯碩的‘護士型機器人’屹立在門外。雖然大鐵門有四米多寬、從地麵一直頂到了房簷下,但護士型機器人的體積太大了,即便是這麼大的門,也僅僅能夠容得他勉強通過。

被李小三稱為‘老護士’的機器人小心翼翼地開進了大門,來到了屋裏,大鐵門隨後就自動關閉了。

“回來啦?今天還好嗎?”李小三朝他問候道。

“謝謝,還可以啦。今天也沒什麼事兒,就是還覺得左邊第二輔助臂有點兒……不太對勁兒。”老護士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