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機器人醫生(2 / 2)

機器人的知識學習、成熟過程,也和我們人類有著很大的不同:他們從生產線上下來,在工廠的質檢部門裏經過一天的初步調整、校驗後,即被送到相關的機器人學校裏進行‘海量知識灌輸’過程。在學校教學大樓的一排排信息輸入隔間裏,我們人類需要30-40年才能完成的學習任務,機器人們通過‘知識輸入平台’隻需一到兩天即可完成——因為他們在單位時間內接收的信息量比我們人類大的多,也豐富的多,而且他們不需要吃飯、玩耍和睡眠!

接下來就是一到兩周左右的‘實際校驗’階段。進入校驗階段的機器人學員們,被校方按廠商、類型、學期、科目等特征,分類編成了不同的班級,每個班裏大約為二十人左右。教員機器人需要從每個學員的‘記憶體’裏抽取萬分之二到萬分之五的關鍵程序節點,在‘實況模擬平台’上讓學員進行現場模擬解答(這很像我們的考試場麵)或實際操作(這很像我們的學生實習過程),以檢驗學員對知識的理解是否有偏差,或是軟、硬件的結合方麵是否存在缺陷等等。

李小三至今還清楚記得,當他們班第一次列隊走出教學大樓時看到的情景:操場裏擠滿了各種各樣的機器人學員,有人在來回亂竄、有人在嬉笑打鬧,人聲鼎沸的喧嘩噪音蓋過了教官聲嘶竭力的都有些走調的吼叫聲。同學們通過學校的信息係統平台才了解到,每天的這個時段,都會有一批已完成學業的學員從這裏畢業,走出校門進入社會,開始他們自己的新生活。

正是在這段走出隔間、到戶外實習的過程中,剛剛才聚集在一起的同學們很快就相互熟悉了。由於每個班裏的學生都來自同一廠商,並且是同一類型同一批次的產品,在這裏輸入的也是相同的軟件係統,將來畢業後的就業方向也幾近相同。所以他們之間存在著非常近似的思維習慣,看問題的角度和層次也大致一樣,有著相象的興趣和愛好,相互間感興趣的話題特別多,任何議論都能在他們中間引起共鳴。

他們這群剛來到這個世界的新人,對周圍的一切都感到新鮮、好奇,總有著問不完的疑問、探討不完的話題。對任何沒見過的東西都想一探究竟,但又害怕的要命,總想把頭伸到最前邊、把‘屁股’撤到最後邊。這,似乎是宇宙間所有新生生命體都會具有的共性——不管它是生物的、還是機械的。

就連每天排隊補充能量的十幾分鍾閑暇時間裏,他們也安靜不下來,像群‘小雞娃兒’一樣唧唧喳喳的說個不停。

“聽說公元世紀的生物人活不到一百年,而且在學校裏就要待幾十年。”發表高見的同學叫李明珠,昨天實習‘

G404

端口調閱診斷’時出錯了,被老師狠剋了一頓,立即就被同學們給起了個‘臭端口’的外號。

“幾十年?不會吧?你聽誰說的……”接話的是班長李天澤,外號‘布什’,傳說那是一種史前世紀的稀有昆蟲。(足夠長的時間管道會把什麼東西都給傳走樣兒的)

“學什麼東西要用那麼長時間?”李小三感到疑惑不解。

“而我們才待兩星期,真懷念這裏啊!”有人感慨道。

“想好事兒吧!不出去工作誰養活你呀?靠家族接濟?”

“族長老大會把他屁股踢爛的!”

“去!”

“上星期你還是一堆廢鐵呢!”

“哈哈……”

“該你啦、該你啦!快點兒快點兒!”隊伍前端,有人催促著還想發議論的‘臭端口’。

…………

十幾天的時間飛快地流逝過去了。

轉眼間就到了‘畢業典禮’的時間,李小三他們雄糾糾、氣昂昂、精神抖擻地列隊站在操場上,最後一次聆聽那台已運行了二百多年的老校長慷慨激昂的演講,心情激動地期待著老師手中的‘畢業證明’芯片。前後僅僅需要兩周左右的時間,這批機器人就具備了進入社會、擔當工作任務的能力了。

而李小三至今仍感到遺憾的,就是沒能在自己班主任老師的行走底座後麵刻上自己的大名!——那家夥執教經驗豐富、太狡猾了!

本書首發來自17K小說網,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

#include

virtual="/fragment/6/3236.html"wap_17K [http://img.17k.com/images/ad/qrcode.jpg] *

掃描二維碼關注17K小說網官方微信,最新章節也可以在微信上看啦!

*

點擊微信右上角+號,選擇添加朋友,搜索公眾號“wap_17K”關注我們。

*

回複"大獎+你的QQ號"參與活動。10部iphone6,萬名QQ會員等您來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