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放第三天,大部分犯人都已經適應了每天徒步行走三四十裏路的情況。有些犯人在休息時間還有餘力向官差獻殷勤,幫官差給其他犯人分發窩頭和打水。
顧文彬本想也去官差那邊獻殷勤,但想到日後他們要逃跑,若是在官差麵前混熟臉,對他們逃跑不利,便沒有去。
晚上隊伍是停在了一條河道邊,因為多日幹旱,河道水位下降不少,河邊一大塊地方幹枯,出現龜裂狀。
春桃小心翼翼踩在幹裂的淤泥上,走到河道中間打水。
河裏的水不算很幹淨,顧知意剪了一塊幹淨的棉布用來過濾河水。過濾好的水加入一把米,用來熬米粥。
米粥快熬好時,一個胡子花白的老人拿著一些幹枯的植物走過來,“幾位小友,可否勻老夫一點米漿?老夫可以用這些藥草跟你們換。這些藥草都有解暑去熱的功效,想必你們也用得上。”
顧文彬聞言,有些意外,“老先生懂藥理?”
老人家點了點頭,“老夫姓崔名自有,自幼習醫,宏安鎮的妙善堂便是老夫創立的。”
顧文彬繼續追問,“不知崔老先生是因何入獄流放?”
不怪他要打聽別人底細,能被抄家流放的人,大多都是窮凶極惡之人,隻有少數是因為冤假錯案被抓進來。他不打聽清楚,萬一眼前之人是個十惡不赦的人,那他們不就引狼入室了嗎?
崔自有歎了口氣,緩緩解釋道:“老夫是因牽扯入某位貴人的後宅之爭,一時不慎,被當了替罪羊。”
顧文彬瞬間明白,八成是小妾爭寵,正室吃醋,其中一人裝病或者真病,崔自有剛好被叫去看病,因此受了無妄之災。
他混跡商場這麼多年,時常能看見這種事。一般這樣的人家,到最後都會因為家宅不寧,而逐漸沒落。
所以他這麼多年來,都不肯納妾。就是不想在外麵辛辛苦苦賺錢,回到家還要浪費精力處理後宅之事。
崔自有不知道顧文彬腦補了這麼多,解釋清楚後說道:“老夫孫兒才五歲,這些窩頭太粗糙,他年紀小腸胃不好,無法克化,故而老夫才厚著臉皮跟各位討要一些米漿。”
顧知意聽到這話,側頭往崔自有來時的方向看過去,果然看見一位老婦人牽著一位五六歲的小孩。
顧知意思索片刻,湊到顧文彬耳邊小聲道:“爹,流放路上這麼艱苦,和一位大夫交好,萬一以後有個頭疼腦熱,也能找到人來看病醫治。”
“放心,爹自有打算。”顧文彬在知道崔自有是大夫時,就打算和對方交好。
“崔大夫,這些藥草我就收下了,待會兒等粥熬好了,我給您盛一碗。以後您若是采到其他有用的草藥,也可以拿來換粥。”
“那就多謝了。”崔自有鄭重行了一禮。
“崔大夫不必言謝,說不定日後我還需要您幫忙呢。”顧文彬借著話頭,跟崔自有攀談起來,打聽崔自有家人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