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富蘭克林在科學界的出色成就,僅受過兩年正規教育的他,不僅同時獲得哈佛大學和耶(yē)魯大學授予的榮譽碩(shuò)士學位,還在1752年當選為英國皇家學會會員,英國的愛丁堡大學、聖安德魯大學和牛津大學先後授予他博士學位。
偉人的表現
富蘭克林是一個令人信賴的人,一個富有智慧的人,一個深諳(ān)社會事務和人情世故的人。
有這樣一則故事,足以表明富蘭克林在智慧上和道德上的日臻日臻(zhēn):一天一天地達到。成熟,當時,富蘭克林還是一個年輕人,他非常想讓自己獲選為費城州議會的文書辦事員,這樣可以為他的印刷廠帶來許多業務。可是就在此時,出現了一項不利的情形。議會中最有錢又最能幹的議員之一,卻非常不喜歡富蘭克林。他不但不喜歡富蘭克林,還公開斥罵他。這種情形非常的危險,因此,富蘭克林決心使對方喜歡他。但是,怎樣做呢?給這個議員一點點小惠嗎?不,這樣做會引起他的疑心,甚至輕視。富蘭克林太聰明了,太懂得人性了。因此,他采取了一個相反的方法,他去請求這個議員來幫他一個小忙。那麼,向這個議員借10塊錢嗎?不是!他所請求的,令對方覺得非常的高興——這個請求觸動了他的虛榮心,使他覺得獲得了尊重。這項請求,很巧妙地表示出富蘭克林對對方的知識和成就的仰慕。
富蘭克林之所以在一生中不斷取得成功,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他能隨時增進自身修養,汲取汲取(jí):吸取。知識,與周圍的人搞好團結,取得他們的支持。後來,富蘭克林成了一名出色的外交家,這與他的道德和智慧是分不開的。
1775年5月5日,富蘭克林從英國回到費城。在這之前兩星期,即4月19日,駐在波士頓的英軍,突然襲擊列克星敦和康克得,破壞當地民兵的秘密軍火,遭到反擊。獨立戰爭從此開始了。
富蘭克林回到北美,立即投身於革命。他被選為賓州治安委員會主席,負責組織義勇軍,采買軍火,發行軍需公債,用武力保衛賓州。他還擔任了賓州議會主席。賓州議會派他出席了1775年5月召開韻第二次大陸會議。
1776年6月,富蘭克林參加了《獨立宣言》的起草工作。
《獨立宣言》是美國革命的重要文獻,它宣布擺脫英國殖民統治,成立獨立的合眾國,主張“人人生而平等”,人權不可侵犯,主權在民。馬克思曾稱它為“第一個人權宣言”。富蘭克林和傑斐遜、約翰·亞當斯等人,作為起草人,與這個宣言共同載入了史冊。同年7月4日,大陸會議通過了這一著名文件。北美殖民地人民正式宣告擺脫英國的殖民統治,美州大陸上一個新的國家——美利堅合眾國從此誕生了。
戰爭初期,英美雙方力量對比相當懸殊,英國的正規軍遠比大陸軍強大。1776年12月,富蘭克林受大陸會議派遣,前往巴黎,爭取援助。
富蘭克林早為法國各界人士所熟知。他到達法國不久,就贏得了法國輿(yú)論的同情,一致主張援美。但法國政府卻動搖不定,他們對北美殖民地反英鬥爭能否取勝,尚無信心,不願輕下賭注,而是采取兩麵派的手法:一方麵暗地貸款和運輸軍火給北美殖民地,另一方麵又在英國麵前表示中立,富蘭克林的使命極其艱巨。
在困難麵前,富蘭克林沉著冷靜。他一方麵利用法國社會進步人士的力量,對法國政府施加壓力;另一方麵,巧妙地利用英法間的矛盾,迫使法國與美結盟,參加對英作戰。1777年12月,法國國王路易十六宣布,準備承認美國,並與美國締結締結:訂立(條約等)。同盟。1778年2月6日,富蘭克林代表美國政府,與法國政府簽訂了《美法友好商務條約》和《美法同盟條約》。富蘭克林的努力,最後取得成效。同年6月,英法兩國不宣而戰。1780年,法國遠征軍抵美參戰。接著,法國的同盟國西班牙和荷蘭也站在美國方麵。俄國、瑞典、丹麥、普魯士等紛紛宣布武裝中立。英國的國際地位更加惡化。1781年10月19日,英將康華裏在約克鎮慘敗,率8000人投降,美國獨立戰爭就此勝利結束。1783年9月,富蘭克林等三人代表美國與英國簽訂了《巴黎和約》,英國正式承認北美13州獨立。
1785年7月,富蘭克林回到美國,立即被賓州人民選為州長。1787年,富蘭克林已經82歲,盡管他年老體弱,但仍以賓州代表的身份出席了製憲會議,並起到了重要作用。1790年4月17日,富蘭克林在費城與世長辭。
富蘭克林作為政治家,他與華盛頓、傑斐遜等人並列載入史冊;作為科學家,他是電氣科學的先驅;他還是成功的商人和文學家;他的名字與許多美洲第一連在一起,美洲第一個圖書館、第一個學術團體、第一個消防隊和費城第一家醫院都是他創辦的。他聲名顯赫(hè),卻非常謙虛,他的墓碑上隻寫著這樣幾個字:“印刷工富蘭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