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紂王改曆鑄鼎,朝歌百業興盛(1)(1 / 3)

太師諍諫

公元前1040年,聞太師北征凱旋。見朝歌都城變化,驚歎不已。

微子、箕子、黃飛虎等文武大臣將聞太師迎入九間大殿,設宴接風洗塵。

在商代,太師是商王的師傅,同時也是朝廷重臣。掌管教化、軍事等軍國大政。聞太師是帝乙的托孤大臣,曾為紂王師長,其人武功蓋世,智謀超人,在紂王統治時期,為擴大商朝疆域,鞏同統治立下了汗馬功勞,倍受臣民敬重,紂王也要讓他三分。

聞太師見九間大殿東廂立著一個黃澄澄的美女銅像,便問執殿官:“大殿之上,立此美女像為何?”

執殿官連忙回答:“此乃新製炮烙刑具。”

聞太師不見商容、比幹等朝中要臣,心中疑惑,便問武成王黃飛虎:“為何首相,亞相不見?”

黃飛虎說:“一言難盡啊,太師落座,讓末將從頭說起吧……”

間太師說:“隻因北地亓方、土方、鬼方自武丁時以來,屢屢侵擾中原,時服時叛,老臣奉旨北征苦戰十有五年,朝中之事,消息閉塞,時有耳聞。

今列位證實,是我有負先王之托,輔君不利,皆老夫之罪也。請列位大人三日後上殿議事,老夫自有主張。”

眾文武聞言大喜,皆說:“太師凱旋,社稷幸甚,萬民幸甚。”

聞太師回到太師府,三日之中,文武百官反映情況者絡繹不絕。聞太師於第三日寫出奏折,第四日文武齊集九問大殿,專待紂王來臨。

紂王在鹿台,忽聽催朝鍾鼓齊鳴,早有禦侍官啟奏:“聞太師北征凱旋還朝,請君王登殿議事。”

紂王又驚又喜,急忙傳旨臨朝。

紂王說:“太師征服北方,遠征艱苦。曠日持久,跋山涉水,運籌攻伐,勞心勞力,幸得奏捷還朝,功莫大焉!”

聞太師匐匍禮拜,說:“北征凱旋,仰仗天威,托君王洪福。老夫不敢有負先王之托,雖多年征戰在外,心係朝中,不敢忘社稷君王。今有本奏。”

說罷,將長長的奏折展示在紂王案上,隻見上麵寫道:奏為國政有變,有傷風化,荒淫近佞,增修刑罰,國運莫測之事。臣聞:堯受命,以天下為己憂,而不以高位樂也。所以誅逐逆亂.務求賢達,是以得舜、禹、稷、契四聖輔德。賢能佐職。教化萬民.天下和洽。堯在位七十載,禪讓虞舜而不歸堯之子。舜以禹為相.固堯之輔佐,繼其統業,是以拱而天下治。所作韶樂,盡善盡美。今君王繼湯業。當普施恩澤,憐愛軍民百姓,禮文敬武。豈料君王愛女色。近小人,遠賢能,自剪其後,此自取滅亡之禍矣。

臣願君王痛改前非,社稷可安。天心可順。永享太平之福可也。現不顧冒昧之罪。條陳十事:拆鹿台,去淫樂一也;廢炮烙,使諫官盡言:也:填蠆窖,安後宮三也;罷酒池肉林之戲,絕諸侯謗議四也:貶妲己,正後宮五也;斬費仲惡來。遠小人六也;開钜倉之糧.賑民饑饉七也;遣使安撫東南八也;訪賢任能,人盡其材九也;廣開言路,除壅塞之弊十也。

紂王看罷,沉吟不語。聞太師說:“君王一向果斷,今日為何如此優柔?”

紂王說:“太師所陳十事之中,第一事便是拆除鹿台,鹿台建造,耗費無數財寶,常言說:‘工成不毀’。今若拆去,實在可惜。第五事貶妲己。然王後冊立以來,並無過失。予一人有過,妲己無辜。如何貶得?第六事斬費仲、惡來,無有罪證,況且此二人侍朕勤勞,豈可即行殺戮?容待再議。其餘七事,全部準行。”

聞太師說:“鹿台不拆。百姓心寒;妲己不貶,忠魂不安;不斬費仲、惡來,賢能不前。君王幸毋遲疑,貽誤國事,朝廷幸甚!”

紂王站起來說:“太師所陳十事,予準行七事,已經不少了,其餘三事無關大體。”

聞太師說:“君王不要認為所餘三事關係不大,此三事關涉治亂,君王不可不察,焉能搪塞放過?”

君臣二人在大殿爭辯,眾文武不敢勸解。費仲心頭火起,出班啟奏。聞太師長期征戰在外,不認得費仲,問道:“這位官員是誰?有何話說?”

費仲說:“下官費仲以為,太師雖三朝元老,功高蓋世,位極人臣,但不按國體,大殿與君爭辯,非禮也;參貶王後,非臣也;欲殺無辜朝臣,非法也。太師持功欺君,以下淩上,專橫殿庭,大不敬也。”

聞太師聞言氣得眼眥欲裂,哇哇大叫:“奸邪肖小鼠輩,巧言惑主,氣殺老夫了!”揮拳將費仲打下殿階,口鼻流血,爬不起來了。

惡來見狀,兔死狐悲,怒從心起,高叫上殿,挑撥說:“太師專權,目中無人,當庭毆打朝廷大臣,非是打費仲,實為打君王啊!’’

聞太師問:“你是何人?出語如此惡毒?”

惡來說:“下官就是你要斬的惡來,怎麼樣?”

聞太師冷笑道:“惡來,你與費仲狼狽為奸,裏外弄權,互相唱和,隻知道討好君王,中飽私囊,全不為國家社稷著想,要你們何用?’’說罷照準惡來_。掌擊去,把惡來打得仰麵朝天,摔下殿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