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姬昌興邦納賢,紂王淫樂無厭(3)(3 / 3)

未等眾文武說話,夏招已飛奔鹿台而去,無有旨意便闖上台來,大呼:“紂王何在?”

此時,妲己的病已經好了,紂王正抱著妲己溫存之際,忽見夏招闖進,紂王喝問:“夏招大膽!無旨闖宮,有何話說!”

夏招說:“首相比幹,昨日還與我等議事,身心健康,怎得突然暴亡,定是受人暗害,君王不說明白,臣民不服。”

紂王說:“論私,比幹是予先王親弟,本王嫡叔;論公,比幹是首相,本王股肱之臣,難道我不為比幹的死悲痛嗎?但我又不能起死回生,隻有厚葬以慰予一人之傷心。

夏大夫如此關心首相,比幹在九泉之下也欣慰了,你便陪葬比幹首相,予成全你的一片忠心女口何?”

夏招聽了,怒發衝冠,大罵:“昏君,荒淫無道。先王大臣、足智者將被你一個一個地消滅光了,今日我要與你拚個死活!”說著,順j手拔出掛在瓊室門邊的青銅寶劍,照準紂王劈麵刺來。

紂王文武蓋世,才藝雙全,猛虎尚且不懼,何懼夏招一儒生之劍。眼見青銅寶劍刺來,將身側過,順勢抓住夏招手腕將劍奪了過來,再用力飛起一腳,將夏招踢翻在地。

紂王怒喝嚇得杲若木雞的侍衛:“還不快與朕拿下!’’

未等侍衛動手,夏招跳起,大罵:“不必動手!無道昏君,信女人之言,不得善終。”說罷縱身跳下鹿台,摔得粉身碎骨,死於非命。

紂王見夏招跳鹿台而死。傳旨為比幹設靈堂,發羌奴400,在朝歌城北武官邑為比幹造墓。

數日之後,比幹墓建成。墓室麵積160平方米。深8.5米。東西南北留4條墓道,墓室建築一如生前居室模樣。

下葬這天,紂王親自占卜,擇吉日親率文武百官參加葬禮。

在商代,陪葬人殉已成為製度。統治者生前作威作福,奴役百姓,企圖死後也要占有物質財富,壓迫奴役百姓,把人世的生活也帶到陰世。比幹的安葬可見.其一斑。

比幹墓中的“腰坑’’和四隅的兩個小坑,共9個長方形的2米深坑,每個坑裏安置一名執戟的奴隸和一條狗。他們是生前的武裝侍從,在主人死後,也要繼續擔任警衛工作。在這些殉人與狗的上麵平放著比幹的棺材,棺材外麵用木板構成巨大的槨室。在棺槨之間填滿了生前所用的銅觚、銅爵、銅鼎、玉人、玉蟬、夔紋銅刀、玉圭、玉櫛、石磬等無數精美貴重的殉葬物品。在木槨的頂部和四周殺48個奴隸,並埋一名執戈奴隸負責看守。然後,把比幹生前貼身的姬妾奴仆分盛在6個棺木中安葬,並將抬棺槨的人與木杠、抬盤一起埋掉,接著比幹的兒子微德先抓一把土,放在比幹棺槨上,然後埋葬的人開始填土,並將土夯實,這時便開始殺狗。400個修墓奴隸,或10人,或20個一排,被反綁著雙手牽進墓道,東西相對地跪著被砍下頭顱,把屍體埋了,再填土夯平。每築一層夯土便殘殺一批奴隸。砍下的頭顱另行放置,都是頭頂向上,麵向墓坑。直到殺完所有殉人,才可封墓,平地隆起一座土山。

接著進行人祭。紂王說:“首相比幹忠於國家朝廷,忠於君王。生前嘔心瀝血,為社稷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予為失去股肱而悲痛。我們活著的人,應化悲痛為力量,團結在予一人的周圍,永保商朝江山萬萬年。”

群臣百官聽紂王如此說,無不落淚,無不感激,以為紂王愛臣如子,皆甘心為紂王而死。

紂王接著親手殺3歲童男童女兩名,瀝血祭日:“首相歸陰,予心不忍。

無可奈何,厚禮人殉。祈禱神靈慰彼忠魂。萬壽無疆,商祚永存。”

紂王念完祭詞,又命人在比幹墓址四周挖直徑2米,深4米的圓形袋狀坑,埋上牛、羊、狗以及拿著戈和盾的奴隸。

安葬儀式結束了,紂王率文武百官向比幹墓三鞠躬,灑淚告別墓地回城。

紂王隆重地為比幹舉行葬禮,平息了朝野的輿論,借機樹立了良好的君王形象。文武百官又似乎看到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