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姬昌興邦納賢,紂王淫樂無厭(2)(2 / 3)

姬昌聽了,按耐不住急切之心,說:“賢士樂乎?”

薑尚聽說,放下釣竿,匍匐禮拜,說:“臣民不知侯伯大駕光臨,有失遠迎,乞賢主恕罪。”

姬昌連忙扶起薑尚,拜了八拜,說:“久慕先生,前來不恭,今齋戒專程拜謁,得見尊顏,是姬昌三生之幸也。”

薑尚說:“尚乃一介老朽,文不足以安邦,武不足以定國,賢侯枉駕屈尊,吾不敢當也。”

姬昌說:“久仰高明,今得相見,還望垂教,大賢不必過謙。”

散宜生說:“當今紂王,遠賢近佞,荒於酒色,殘虐眾生,天下紛紛,渚侯思叛。我主西伯侯久慕先生之材,特誠聘禮遇,以佐治道,先生何苦隱胸中所學,忍看生民塗炭!望先生不要推辭,我主甚幸,生民甚幸。”

薑尚說:“既然如此,恭敬不如從命了。”

姬昌大喜,命人推過鑾輿,請薑尚上坐。薑尚說:“老臣蒙恩以禮相聘,正是感激不盡,怎敢再乘鑾輿?斷然不可。”

姬昌說:“寡人特為先生所設,必然乘坐,才不辜負我禮賢之意。”

薑尚推辭再三,無奈姬昌攜薑尚之手,並登鑾輿,進西岐城門。城中百姓,:萬民爭看,傳為佳話。

:進得城來,姬昌升殿,封薑尚為右靈台丞相,封武吉為武德將軍。百官朝賀,皆言西岐得人,周族將興。

姬昌納賢,薑尚相周的消息,傳到汜水關,守將韓榮急忙派人啟奏紂王,報告西岐情形。

醢刑九侯

公元錢1046年。

這口,承相比於正義書房批閱公函,見汜水關守將韓榮急件上奏道:“薑尚那日在九龍橋投水,並未淹死,隱居磻溪。現已被姬昌重禮聘為西岐右靈台丞相,天下人皆言西伯候禮賢下上,因此,偷渡汜水,越境去西岐的人,屢禁不止,懇乞朝廷君王決斷。”

比於仰天長歎,說:“薑尚奇才,素有人誌,今歸西岐,姬昌用他,必謀大事,商祚危矣。此事不可不奏於紂王知道。”

比幹急忙往鹿台見紂王。紂王正在下棋,眼看敗局已定,窘迫之時,聽說比幹進見,就此下台階,扔了棋子說:“不玩了,宣比幹來。”

比幹來到樓上,見過君臣之禮,紂王問:“王叔有何事找我?”

比幹說:“汜水關總兵韓榮急奏,說薑尚未死,現已被姬昌聘為丞相,其誌不小。如今聞太師北征未息,東伯侯薑文煥近日又卷土亟來,南伯侯鄂順又召集舊部,屯兵三山之地。西伯侯姬昌誇官潛歸,本無善意,今又用薑尚,勢在叛變。天下處在刀兵四伏,百姓思亂之時了。加上近年以來,水早不時,天災人禍,國庫空虛,萬事艱難,我等君臣應勵精圖治,宗廟可在,社稷可保,望君王聖裁,請旨定奪。”

紂王說:“古人雲:‘每臨大事有靜氣’。王叔不必著慌,我大商朝不是有天命嗎?”

比幹無可奈何,隻好退去。有禦侍官報:“費大夫候旨。,”

紂王說:“宣。”

費仲急趨進前,施禮奏道:“如今鹿台空曠,臣建議再選美女,以充王宮之需。不知君王意下如何?”

紂王說:“朝中文武,若都能像愛卿這樣忠於予一人,聯無憂了。今汜水關韓榮有報,說那薑尚匹夫已為西岐承相,誌在不軌,為令之計,以除姬昌為務,怎可冉行選美之事?”

費仲說:“姬昌有什麼能為?薑尚老匹夫又是個什麼東西?朝歌鼓刀之徒,井底之蛙,所見不大,螢火之光,其亮不遠。薑尚相姬昌,猶寒蟬之附枯楊,不久即死。君王若以兵加之,興師征伐,令天下諸侯恥笑,以為懼他c,據臣觀之,西岐鄙邑,無有發展,君王盡可放心,坐享榮華富貴。”

紂王說:“如此最好,予可盡享人間之樂矣。’’於是下謂“選美”,以充鹿台。

公元前1046年舂,費仲為紂王選美,征召天下美女入宮。

妲己對紂王選美大不高興,她既討厭紂王淫欲無節,又擔心再有美人進宮,若被紂王恩寵,自己在宮中獨尊的地位便受到威脅,於是,妲己叫來費仲,說:“選美的事兒雖說君王命你負責,但王後是內宮之主,你可別越過王後這一關,擅作主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