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0章 打破政治聯姻(2)(2 / 2)

盡管結果令默克爾驚喜,但是這次選舉其實仍然為聯盟黨敲響了警鍾。雖說默克爾即將再次掌管德國4年,但是支持率的不斷下降必須引起重視,而且,此次參加投票的人數隻占了德國擁有投票權人數的71.2%,比起2005年降低了不止5個百分點,這個數字還是德國參加投票人數的曆史新低。

這說明德國仍然有相當一部人對政府和政黨感到失望。因此,如何挽回民眾的信心,如何讓聯盟黨獲得更多的支持,成為默克爾在2009年至2013年這4年中必須考慮的問題。

默克爾領導的政府未來的走向也吸引了大量的目光,尤其是經濟方麵究竟會有如何動作引人注目。已經確定的政策是即將實行的240億歐元減稅計劃、兒童福利提高、企業稅收製度改革、稅收資金將注入社會保障體係以及改革公共醫療體係等龐大計劃。然而,對於減稅之後引起的資金空缺,默克爾始終沒有表示,在經濟界人士看來,前景似乎不容樂觀。

如何抵擋住金融危機的影響,也是默克爾必須要著手處理的問題。盡管從整體上看,德國的經濟在全球經濟不斷下滑的大趨勢下仍在不斷往上增長,且增幅排在世界前列,但是每一年的增長幅度比起上一年仍然呈現出下降的趨勢,如何讓這種萎靡之勢不再蔓延,讓德國經濟繼續飛速運轉,這也是默克爾必須要仔細思量的問題。

盡管未來的德國政府走向充滿變數,但是2009年對默克爾來說仍然是個令人高興的年份,對世界各國來說也不算個壞消息。邁出的全新一步讓默克爾保持了政治上的輝煌,同時讓她的政治理想能夠得到實現,而從世界各國的角度出發,默克爾的當選意味著未來的德國在外交政策上的變動將不會很大,正在持續的友好關係和合作不會因為國內政府交替而出現大的變革。

那麼,在經曆大聯盟政府之後的人們,究竟為何還會選擇默克爾呢?

事實上,默克爾的民意支持率自2006年後半年開始就一直呈現出下滑的狀態,被聯合政府限製的默克爾實際上並沒有太多能夠充分表現自我的機會。可以說,這4年來取得的政治成就與其說是默克爾的,還不如說是聯合政府的。

真正為默克爾起到加分效果的就隻有她在金融危機時的表現以及臨近大選時的拉票工作。很顯然,金融危機時的形象增分完全得益於聯合政府的政治紅利,默克爾本人甚至還沒能及時意識到金融危機對德國的巨大影響。也是因此,社民黨不斷強調自己才是良好應對金融危機的功臣。

除此之外,默克爾終於在臨近大選之際接受了改變。本來默克爾本人對自己的形象進行全方位改變的建議非常不滿,她認為一定的改變是可以的,但是全盤改變也太過度了。可是為了贏得此次大選,默克爾可謂下足了功夫。不少人看來,默克爾臨到最後關頭改變形象,將自己改造得越加柔和,同時采用不少時尚設計師的建議對自己的服裝進行重新搭配,是她能夠再次當選聯邦總理的極大助力。

此後,默克爾搖身一變,以一個擁有精致短發,穿著奢華昂貴而又優雅的低胸晚禮服,與丈夫共同步上音樂節紅地毯的貴婦人形象出現在大眾麵前。除此之外,她還對自己平日裏的穿著進行了全方位的改善。人們長歎,終於再也看不到那個頂著西瓜皮發型,穿著好像沾滿了油膩和灰塵的老式西服的主婦了。

不僅如此,為了更加親近女性和年輕選民,默克爾對自己的宣傳海報也煞費苦心。她用創意海報的形式展示了如“朋克頭的默克爾”“默克爾式的邁克爾·傑克遜”等形象,無疑贏得了許多好感。

由於默克爾即將再次執掌德國4年,《福布斯》連續3年將她評為“世界第一女強人”,這讓不少國際媒體開始將她與英國的撒切爾夫人進行對比。盡管默克爾也是個不折不扣的強硬派,但是她更加注重穩重,是不折不扣的“穩健型選手”。得益於長達十幾年的科學研究工作,默克爾的執政風格中很大程度上帶著嚴謹的影子。但從這4年的政治成績來看,默克爾的個人風格並沒有很完美地表現出來。

即將迎來的第二個4年,默克爾決不會再次碌碌無為。由於黑黃聯盟的長期聯合執政,彼此都有一定的了解,在幾乎可以稱為“如履平地”的舞台上,默克爾將展示出一場精彩的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