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3章 古董文玩(2 / 2)

黃世昌見他住口不說,以為他麵皮薄,剛才衝動說了沒有見識的話,所以有點不好意思多說;當下微微一笑,不再討論此事。

將劍匣收到一旁,李飛陽打開桌子上包住箱子的包裹,露出黃色的小木箱。

隻是看到這個箱子,黃世昌就是一驚,這個木箱子色呈金黃,上有金絲紋路,四角有黃銅做成的鏤空包角包裹著,鎖頭附近有著黃銅蓮葉造型的銅片鑲嵌,箱子外麵隻是上了一層清漆,包漿圓潤,古樸雅致,隻是這個箱子就是一個不凡的物件兒。

如今金絲楠木已經越來越少,價格開始猛漲,用這種木料做成的物品也隨之水漲船高,一日貴似一日。

雖說是國內剛剛平定,人民生活水平不高,但是已經呈現出來盛世的景象,一些古玩界裏打滾的人,對於古玩市場的行情都是保持樂觀態度,玩古玩的一些行家開始炒作古董消息,拉升古玩價格;這種金絲楠木做成的老物件,在古時候就已經不是普通人所能擁有之物,如今更是成了價值不菲的古家具。

裝東西的箱子已經如此珍貴,對於裏麵的東西,黃世昌更是期待。

李飛陽打開小銅鎖,掀開銅質荷葉片,將箱子蓋掀開後,撥開裏麵的黃綢布,捧出來一個東西來。

首先拿出來的是一隻小碗,雪白的碗麵上麵繪有老樹春燕,樹上有花,花邊有燕,老樹綠葉吹拂,燕子低飛掠花,一副『春『光景象。隻是看到這碗麵上的花,就能讓人體會到那種春』光燦爛,萬物回暖之意。

黃世昌低聲叫道:“這。。這是宮廷素胎琺琅碗?這圖、這繪畫技巧、這燒製工藝,這就是在大內也是頂兒尖的東西啦!”看到這隻造型精美的瓷碗,黃世昌心情激蕩之下,聲音已然有點發顫。

他是大家出身,什麼東西沒有見過?當初倭寇搶奪的一火車的文玩古物,也是他和幾個鑒定大家一起鑒定整理的,如今更是剛剛辭去了故宮博物院院長的職務,見識不可謂不廣,但是這隻小碗一出來,還是把他震了一下。要知道,自古文玩古董之中,唯有瓷器最為難以保存,特別是大漢國如今經過半個世紀的內亂,又經過十多年的混亂歲月,文物古建不知道被破壞了多少,其中以瓷器破壞的最為嚴重。如今還能夠存世的上好精瓷已經極為罕見,其中宮中禦用之物更是少之又少,如今的故宮博物館裏麵也不過有百來件。

此番見到這麼一件禦用精品瓷器,黃世昌確實感到有點意外,這種東西,很少會流傳於民間,沒想到今天倒是見到李飛陽拿出來一個。

李飛陽又從箱子裏掏出一個黃綠相間的葫蘆瓷瓶,放到外麵,這葫蘆瓶看著富貴大氣,如同一位貴婦人優雅的立在眾人麵前,一眼觀去,說不出的舒服好看。黃世昌呼吸放粗,道:“這是琺琅長頸葫蘆瓶?這也是宮中器物啊?飛陽你這是從哪裏得來的?”

李飛陽道:“黃爺爺,您稍等一下,還有一副古字。”

他說話間,從箱子裏麵抽出一個古舊的橫軸,放到了桌子上,拍了拍手道:“就這麼幾件東西,我也不知道好壞,就是這副字還能認得,但也不知真假,要是真的,就算是我孝敬您老人家的禮物,要是假的,我也算是長了一份見識。”

李飛陽知道這個年代的人們都是以溫飽為第一要務,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對於什麼文玩古董一概不認識,許多名貴瓷器不是被當成夜壺尿盆,就是被當成廢紙丟棄,許多名畫甚至被作為引火燒灶之物,當真是思來心痛。

他曾讓黃錦戶接管唐城市裏所有的廢品收購站,讓他多多注意收集古玩文物,也也讓他派人去鄉下花錢收集,老物件,無論書畫、銅器,或是金銀玉器,隻要是老物件就一一收集。

知道李飛陽有這種愛好,黃錦戶自然不遺餘力的去討好。

他不僅在唐城市收集,甚至傳令中南三省,讓他們都行動起來,消息傳到黎叔、黃爺那裏,兩人聽說李飛陽喜歡這種東西,更是賣力收刮,不到一個月,李飛陽家中老院子,已經堆滿了各式古物。

今天來黃家,他帶來的這三件東西,都是從家裏挑揀出來的,看著品相不錯,就裝箱帶了過來。

他雖然知道古董文玩,但是畢竟不是行內人,對這些東西的價值不太了解,收集這些東西很大一部分是不想被無知之人悄然毀壞,至於價值如何,對他來說,已經不是重要的問題了。

黃世昌接過橫軸,在桌子上緩緩鋪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