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黃公略—一根汗毛值黃金萬兩(1 / 1)

【英雄檔案】

黃公略(1898~1931),原名礎,字漢魂, 中國工農紅軍高級將領。

籍貫:湖南湘潭。

英雄曆程:

1916年參加湘軍;

1922年,入湖南陸軍講武堂,後隨部加入國民革命軍第二軍;

1926年,參加北伐戰爭,同年在黃埔軍校進修;

1927年12月,參加廣州起義,並加入中國共產黨;

1928年7月,同彭德懷等人發動平江起義,建立紅五軍;

1929年起,曆任紅五軍副軍長、紅六軍軍長、紅一軍團紅三軍軍長;

1931年9月15日,遭敵機襲擊,不幸犧牲。

【英雄榮譽】

毛澤東多次寫詩稱讚:“偏師借重黃公略”, “飛將軍自重霄入”;

2009年9月,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

【英雄人生】

他是一個政治軍事全才

黃公略從小就同情勞苦人民,好打抱不平,在私塾先生父親的影響下,他喜歡吟誦屈原名句“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願遙起而橫奔兮,覽民尤以自鎖”,黃公略從小便在心中立下報國誌向。

黃公略得知袁世凱與日本簽訂賣國的“二十一條”後,心中義憤填膺。他滿腔熱血參加湘軍,由於他有文化,一度在湘軍當過文書、國文教員、排長等。後到黃埔軍校進修。

1928年3月,任湖南獨立第五師第一團團長的彭德懷來信邀黃公略畢業後回該師工作,主辦師部隨營學校。黃公略來到獨立第五師駐地,在彭德懷的支持下籌備辦軍校事宜。

黃公略辦軍校,軍政並重,除教授戰術、地形、築城、兵器等四大教程和操典、野外條例、內務條例、射擊教範等四小教程外,特別重視政治課的教育。他經常講授國民革命的任務、對象和前途,講授農民運動的重要性和農民運動的特點,啟發學員的階級覺悟。

紅五軍初建時,軍隊人員思想渙散,黃公略重視思想政治工作,號召黨員發揮先鋒模範作用,教育部隊團結友愛,他還以自己的言行為部隊作出表率。寒冬臘月,大雪封山,他仍穿著單衣單褲和自己打的布草鞋,沒穿襪子的腳常常龜裂。褲子破了,就把褲腿撕下來補上去,還戲稱這是“靈活機動的戰略”。

麵對優勢敵軍的不斷追剿,黃公略讓戰士們倒穿鞋子雪中行走,這樣留下相反方向的腳印,誤導敵人。通過鬥爭實踐,他創造了化整為零、晝伏夜出、避實就虛、聲東擊西等遊擊作戰方式,並在理論升華的基礎上寫成了《遊擊戰術》的小冊子,在戰士中相互傳閱學習。

“飛將軍”大義滅親

黃公略不僅善於做思想政治工作,而且他在軍事方麵顯示出卓越的指揮才能。在中央革命根據地三次反“圍剿”的鬥爭中,黃公略率部英勇作戰,屢立奇功,常常出其不意,狠狠打擊敵人。當時,他和朱德、毛澤東、彭德懷三人一度在中央蘇區齊名。

在第二次“圍剿”中,蔣介石集結20萬兵力發起進攻。擔任主攻國民黨軍二十八師的紅三軍軍長黃公略果斷改變原定行軍路線,抄一鮮為人知的山間小路,先於敵軍占領了製高點——白雲山將軍帽埋伏。待敵人進入伏擊圈後,黃公略指揮全軍從山上橫壓下來。霎時,數千顆手榴彈從天而降,槍炮齊響,殺聲震天,敵人潰不成軍。

黃公略巧妙地將阻擊戰演變為伏擊戰,為全殲公秉藩師立下了頭功。毛澤東揮筆寫下《漁家傲·反第二次圍剿》:“白雲山頭雲欲立,白雲山下呼聲急,枯木朽株齊努力。槍林逼,飛將軍自重霄入。”黃公略“飛將軍”的外號由此揚名。

由於黃公略指揮有方,常常給敵軍沉重的打擊,使得敵軍坐立不安。據說,偽軍司令部曾貼出了一紙告示:“若有捉拿共軍頭子黃公略者,賞大洋5萬元;若有擊斃黃公略拿頭來見者賞大洋2萬元。”有人在後麵加了一句:“若拔到黃公略一根汗毛者,賞黃金萬兩。”

【英雄無悔】

偉大的哲學家康德說過:“世界上最使人敬畏的東西就是頭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一個正直的人,無論處於何種不利的境界,在他的心中,始終有原則這根弦的存在,提醒著作為一個人的良心道德的防線。當我們麵臨和我們的良心和信念相悖時,要有一股正直的勇氣勃然而發,捍衛我們內心的做人信念。